红军不怕远征难【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等能力。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与激励之下,充分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学生能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⑵学生能阅读长征示意图,有一定的读图、填图能力;⑶通过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境,激发学生兴趣。⑵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理解本课的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学习红军的集体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长征的开始、经过、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意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分组导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设计好导学案;学生课前做好分组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今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将特别奖颁给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你们知道,这个特殊的英雄群体是指哪些人吗?请看视频。(多媒体播放视频)生:观看视频。师:同学们说,这个特殊的英雄群体是指哪些人呢?生:红军或中国工农红军。师:对,红军。七十多年前,我们的红军战士以英勇无畏的,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跨越了千山万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长征精神也影响着我们,感动了中国。生:听师讲述。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8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讲授新课:师:本节课我们将分四个篇章来进行学习。请看大屏幕。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日暮征帆何处泊。请同学们对比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并结合课本68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导学案中提出的4个问题。生:学生合作交流。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长发言。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位小组长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多媒体展示)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师:正确。第二个问题,哪位小组长来回答一下。生:失利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师:很好。那第三个问题呢?生: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师:最后哪位组长再来说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生: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了漫漫征途,这一走走了13个月零两天,这一走走了两万五千里路,跨越了千山万水,才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篇章:万水千山总是情,让我们跟随红军战士的足迹,一起来重温长征路,再现长征情。师: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8页第二自然段至71页的内容,动手完成导学案中红军长征路线简单示意图。同学们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中提出的两个要求。师:完成了的请举手。下面哪位同学来主动给大家当个小导游,带领同学们再来重温一遍长征路线。生:学生演示。(多媒体展示)师:这位导游当的不错,让我们大家又重温了一遍长征路线。师:同学们!红军长征一年中,翻山越岭,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一路上遇到的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的,哪位同学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