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内容课时1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日期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板书设计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魏的建立2.黄河流域的统一439年3.民族的大融合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洛阳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措施①语言②服饰③姓氏④婚姻⑤官制、律令⑥礼法2.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合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本课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间分配一、引入新课:(1~2分钟)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的强大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请问:①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的第几次统一?②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的是谁?新一任魏主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与前秦皇帝苻坚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逐鹿中原。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二、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从西晋末年开始,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先后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各族人民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往来,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相互影响,趋向一致。(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社会背景学生思考回答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得出答案:①第二次;②前秦皇帝苻坚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寒冷干旱,其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且北方少数民鲜卑族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为鲜卑人的一支。自东汉末年以来,逐渐南迁。南迁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学习农耕并逐步过上定居的生活;386年,鲜卑族杰出首领拓跋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2)、孝文帝迁都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2、迁都洛阳后的积极意义?3)、孝文帝改革措施?北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民族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孝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族很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而洛阳是表现中国文化传统优越性的地方。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及想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有关2、: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洛阳的人中达到五十万左右;城中有很大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说汉语2、改汉姓3、与汉族通婚4、学习汉族的礼法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南北方的统一。统治,为了控制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4)、改革的作用?5)、北朝的分裂总结归纳:(3~5分钟)课后作业:(1~2分钟)西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20.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