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1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3.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学法指导:阅读领悟法、互动研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yá)水声潺潺(chán)酿泉(niàng)饮少辄醉(zhé)林霏(fēi)朝而往(zhāo)伛偻(lǚ)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阴翳(yì)山肴野蔌(yáo)(sù)2.了解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3.感知背景: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三、问题导学:1.下面句字中的“也”表达了什么语气?(1)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陈述(用于描述景物)。(2)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肯定(用于介绍人名)。(3)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感叹(用于直抒胸臆)。2.解释重点词语或翻译句子:(1)第1自然段。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饮少辄醉: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2)第2自然段。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3)第3自然段。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4)第4自然段。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太守谓谁:谓,为,是。3.说出下列句中的“而”字的意思。(1)泉香而酒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关系的连词(3)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关系的连词(4)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