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洲和大洋七大洲四大洋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汪清三中的地理教师任凤芝。非常高兴来到海兰江畔的龙井四中,和各位老师交流研讨。奥运会的会旗为什么是五环呢?毛泽东诗句为什么是“敢下五洋捉鳖”?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大洲与四大洋》。结构包括:课前和课堂两部分。以课堂教学程序为线索,重点说说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根据教材、课标、学情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三个微视频、flash填图和拼图游戏等。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贯穿地教学的始终。我设计理念是整合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以新鲜的画面和生动的感官冲击,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改变学习方式,增强直观性、趣味性,扩大知识空间,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说说我的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我制作的视频《时间都去哪儿》,结合时事,呈现抒情的音和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有个初步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2、学习新课板块一:通过观看我制作的微课《探访海陆家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地图上进行判别,学以致用。板块二:探寻大洲大洋读一读: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反馈、总结,教师及时给予学法指导。议一议:通过读图观察,组织学生认知七大洲半球、海陆位置,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做一做:(1)利用flash制作填图题,让学生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2)《拼出来的世界》是利用flash制作拼图游戏。让学生根据轮廓判断大洲,依据位置进行拼图训练。其功效上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拼图活动。画一画:通过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特征,让学生知道大多呈现三角形,我用动画形式演示《三笔画世界》,让学生模仿画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简图,优秀作品通过展示平台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信心和技能。3.拓展训练:我设计了《有事问度娘》活动:第一题通过百度网页搜索,知道除了四大洋,还有五大洋等其他划分。第二题,《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是通过百度电子地图查询了解亚洲、中国、家乡的不同层次区域的地理位置。意图让学生养成从网络获得信息的习惯和技能,对祖国对家乡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4.课堂小结:出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适时向学生渗透珍爱地球,保护家园的理念。最后我送一首《站在北京看大洲》歌曲。这是我用流行歌曲的《站在草原望北京》改编的微课,意图使学生在欣赏歌曲中愉快结束学习,又通过歌词和画面进一步巩固所学地理知识,为学生会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5.板书设计:一是突出知识体系。二是突出学法指导。6.教学反思:(1)信息技术不再是学科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与学科教学整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这是我参赛后最大的收获。(2)本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很好。但个别同学还不适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我今年50岁,让我学生接受最好的地理教育是我的理想和追求!我会继续加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