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把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能力训练概括归纳二战爆发的原因。分析实质西方大国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唯物史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自食其果。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人文素养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波兰,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教学难点归纳和概括二战爆发的原因。预习学案——教材你去阅读了吗?设问导读: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张,在吞并(国)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2.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3.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4.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5.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国在内的西欧和许多国家,国也遭到轰炸。在此期间,(国)也加入德国一方参战。6.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7.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研学设计——教材你去整理了吗?学习要点一、德国走向战争(一)、吞并奥地利(二)、慕尼黑阴谋1.背景:(1)(2)2.时间:3.参与国:4.内容:5.影响:(1)(2)(三)、绥靖政策1.目的:2.内容:3.表现:4.影响:(四)、走向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其他原因:二、德国挑起战争(一)、入侵波兰,全面爆发:学法点拨【透析1】理解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是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四大国秘密策划,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所以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之一,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透析2】把握绥靖政策的实质。绥靖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丢卒保车,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祸水”东引,牺牲苏联以求西线无战事。其主要推行者是英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透析3】概括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2)直接原因是受经济危机打击,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3)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加速大战的爆发。【透析4】明确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1)时间:(2)标志:(二)、占领北欧、西欧各国:(1)占领北欧各国(2)占领西欧各国(三)、德军空袭不列颠三、德国扩大战争(苏德战争爆发)1.时间:2.历史意义:3.莫斯科保卫战:四、日本推高战争(偷袭珍珠港)1.时间:2.历史意义:【透析5】依据地图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阶段的西线形势:(1)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2)1940年4、5月,德军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比利时等国,法国溃败投降。(3)“不列颠之战”: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粉碎希特勒的阴谋。【透析6】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阶段的重大事件:主要是两次偷袭:(1)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规模扩大。(2)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苏美等国卷入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探索研究——知识你去探究了吗?研究主题一、探索题1.下面是某一协定的内容,阅读后回答: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月一日开始从苏台德区等地“撤退”,十月十日完成。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不得破坏,无偿移交给德国。(1)这是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