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注重朗读,感受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2、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3、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学习难点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学法指导朗读法知识准备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备课组补充学习流程导入新课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他就是纪伯伦。在他笔下,万物皆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第一首-----《浪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检查预习利用小组抢答形式检查预习情况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面对海浪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怎样表现的?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海岸亦非草木,他亦有情。海岸若有言,他会对浪说些什么?4、俗话说:“爱屋及乌”,浪爱海岸,也爱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那么,浪是如何对待礁石的呢?5、礁石也爱屋及乌吗?它又是如何回报浪的?6、对于礁石的这种态度,浪是怎样表现的呢?它退缩了吗?课堂小结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推选学生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小结。作业布置预习:掌握《雨之歌》的字词、作者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