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掌握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国家和不列颠之战。3.掌握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2.通过对慕尼黑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原因、本质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1.“慕尼黑阴谋”。2.莫斯科保卫战。教学难点1.慕尼黑阴谋的概念。2.英、美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转变的原因。教学方法1.比较法。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让学生弄清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2.讲解法。在对“慕尼黑阴谋”进行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外,还要向学生讲清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此法。3.分析讨论法。这是针对本课内容中一些通过学生讨论可以解决的一些内容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4.影视辅助法。关于二战的影视作品很多,教师在课前应精心挑选,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断,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的影视资料。3.相关的电脑地图软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939年8月31日深夜,一群人身穿波兰军服,在德国靠近波兰的一个边境小城发动袭击,占领了当地电台,用波兰语对德国大肆谩骂。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要干什么?其实,他们是德国党卫队队员,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果不其然,次日凌晨,希特勒宣布德国遭到波兰的“入侵”,下令德国军队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一百六十多万德国军队在两千多辆坦克和大批飞机的配合下,对波兰展开了全面进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浩劫开始了。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入语示例二]同学们,有人说,因为世上有了希特勒,才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地说,这话不全对。但之所以发生这史无前例的大战祸,确实与希特勒有很大关系。希特勒在其《我的奋斗》一书中也毫不掩饰他的心境,就是要征服世界。他实践这一野心,别无他途,只能是战争。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呢?这场战争都经历了哪些阶段,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这都是我们今天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也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板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阴谋[教师引导]同学们先把课本上第一目的内容看一下,说明写了几个问题。[学生看书]……[学生回答]写了三个:一是慕尼黑阴谋的背景;二是慕尼黑阴谋的内容;三是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教师明确]“慕尼黑阴谋”一目是讲了这三个问题,这一点明确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这就是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1914年6月28日发生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