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与降水内容学科初中地理年级七年级时间节次主备人复备人课题气温与降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①检查预习以问题的形式,同学回答,检查预习的效果。1、什么是天气?2、天气有哪些特点?3、卫星云图上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什么表示?②导入根据展示的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③新授(一)气温的测定与日变化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气温?如何表示?(2)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3)分别读出图中4次观测气温数值。(4)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5)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问题并提出疑难【探究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你知道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时间吗?【探究结论】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33图片比较分析,更直观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讨论交流(1)气温和降水分别指什么?(2)气温和降水分别会用到什么测量工具?(3)气温和降水的测量,一般在什么时间测量?(二)冬季气温分布【合作探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1)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2)在课本图上描出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再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最后强调0℃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三)夏季气温的分布【合作探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1)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2)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最后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四)温度带的划分(1)阅读课文,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五)降水的空间分布(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3)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启发学生分析降水的总趋势。(六)降水的时间变化(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30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注重图文分析从图中寻找信息的能力培养④课内练习(及检测)⑤课堂小结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3)观看视频,加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