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1)一、基本信息课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性质:本节课以实验探究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地位:本节课内容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教材前后紧密联系,初中化学将碱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之后,常见的盐之前。对前面学习酸的知识可以进行巩固,为后面学习盐的知识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用:本节课内容的编排采用的是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学生在第八单元对金属性质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这种方法,在这里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实验的教学功能,在本课题中把碱的性质实验更多的设计成探究实验,为学生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等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另外,在该节课中,学生也比较深刻的感受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这样的课程理念,这都是后续学习中应该借鉴的宝贵经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3.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由探究实验认识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通过演示实验及动画,简单了解酸碱溶液具有导电性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归纳事物规律的方法。3.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4.在小组合作中,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方法。5.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会对比、控制变量等基本的实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设计实验、分组交流等形式体验思维碰撞,资源共享的好处,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表达交流中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鹌鹑蛋、生石灰干燥剂、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稀硫酸、乙醇。器材:烧杯、滴管、吸管、表面皿、镊子、试管。演示文稿PPT、flash动画(盐酸、氢氧化钠等在水中解离过程的动画)其他资源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2.供学生使用的导学案3.学生实验探究必备用品4.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5.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拓展性资料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创设情境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生石灰干燥剂,指导阅读干燥剂说明提出问题:不可食用的原因阅读说明课前激趣学会阅读商品标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用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分组实验:生石灰煮鹌鹑蛋系列实验1.用生石灰煮鹌鹑蛋将一个鹌鹑蛋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指导协作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把疑问解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埋于干燥剂中,加水,静待观察,将鹌鹑蛋洗净,剥壳,观察。2.取剩余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探究其水溶液的酸碱性3.根据反应物成分,猜测溶液的主要成分,并加以证明指导阅读教材:自主学习:P55-注意合作学习:共同分析讨论原因,得出结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