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2.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写法和作用;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写法和作用;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学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知识准备预习并掌握字词备课组补充学习流程复习指导文体知识: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任务导学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思考题。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峰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二、学习第二、三部分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至“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至“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思同志学习。2.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明确: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多的论述。三、继续学习第四部分1.学生朗读第四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明确:(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堂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组成排比形式,气势越发磅礴。)2.学生当堂背诵最后一段。拓展延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伸达标检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④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1.用文中的话回答,白求恩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