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链接】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矩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人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学法指津】通读课文,联系本篇小说的有关背景、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的主题。学习本文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精巧含蓄的布局,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有关常识的掌握。【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附和()砚()台羼()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不屑()置辩(2)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阔chuò()shì()擦wǎn()惜hūn()菜门kǎn()咸hēng()酒店tuí()唐2、解释下面词语。不屑置辩:颓唐:之乎者也:君子固穷:营生:附和:3、《孔乙己》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请写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2)酒店的顾客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内容(4)请每小组分别派两名代表走上讲台,先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孔乙己,再结合关键词句,说一说其性格。5、请归纳文章主旨。【合作探究】1、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科举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生活空间工作生活经历(六个生活片断)最终结局3、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4、通读4—12段,讨论:文中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笑?作者用笑声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5、小说没有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6、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1).便排出九文大钱。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3).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拓展创新】假如孔乙己终于“进学”而后中举,他的生活状况会如何?【自测提升】积累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哽咽(yàn)迁徒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B.鄙夷(bǐ)狼籍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C.污秽(huì)忐忑锲而不舍(qiè)眼花缭乱D.镌刻(juàn)震撼义愤填膺(yīng)锋芒必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B.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C.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贻笑大方。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