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工商局年度工作报告一、挖掘服务载体,服务发展效能实现大提升一是实行按需服务,准入环境显著优化。为上市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开设重大项目服务专窗,实行预约服务和内外资联合服务,推动海伦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乐器类上市企业;为自主创业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服务专窗,提供工商、质监、税务窗口联并审批服务,促进xx区大学生创业园区不断发展。全区共新设内资企业1966家,外商投资企业55家,个体工商户35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全区实有内资企业14267家,外商投资企业1047家,个体工商户242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8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捷融资服务,在动产抵押、股权出资出质、拍卖备案等工作中,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妥的“一站式”服务。二是推进基站建设,区域品牌量质并提。推进品牌指导站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指导站的辐射效应,帮助品牌指导站完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梯队档案,建立各街道(乡镇)在册商标数据库。全区共申请国内商标注册171件,其中农副产品商标16件。以xx市xx区注塑机行业协会名义申请的“北仑港塑机”集体商标核准注册。新申报xx市知名商标6件,已确认4件,延续确认xx市知名商标5件。推动区政府在《xx区(开发区)20XX年产业发展政策》中提高创牌奖励标准,兑现20XX年度创牌奖励资金总额25万元。三是推动民企转型,特色服务亮点纷呈。与民生银行北仑支行共同推出“小微企业共同风险基金体项目”,以“整体信用”代替“个体信用”,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难题,共为小微企业融资1.4亿元,受益企业81户。与宁职院合作成立民营企业联谊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培训、联谊、会务以及文体活动等多项服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企业家素质,邀请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陈东琪等,举办了宁波中小企业融资高峰论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高峰论坛,推动北仑青年企业家俱乐部与香港北仑青年联谊会缔结友好关系,组织青年企业家赴台湾考察交流,有效推动民第1页共5页企转型和创二代接班。四是关注“三农”发展,“红盾护农”落到实处。规范订单农业服务指导站建设,加强农业订单跟踪监管,搭合作平台,促农超对接,共完成订单农业合同860份,签约金额达到9650万元。强化农资监管,会同农业、质监、供销等部门3次对全区农资经营店进行了检查,在行政指导、整改规范的基础上,对2家农资经营户违法行为给予查处。推进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深入实施《xx区菜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全区投入资金3600万元,用于星级市场、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过程中的软硬件提升工作。二、深化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效能实现大发展一是破解重点领域监管。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387件,案值1.05亿元。进一步深化内联动外协作办案机制,落实案件移送制度,实现行政与司法有效对接,有效防范履职风险。与检察院、纪委、公安、政府采购办合作,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9件,并在外企高管的商业贿赂行为查处中实现突破。与公安、海关联合出击,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72件,移送公安11件。由区纪委牵头,工商、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合查处串通招投标案件2件。二是狠抓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定性检测8850批次,发现问题食品55批次;开展定量检测506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153批次,合格率为69.8%。加强食品检测后处理力度,食品案件立案102起,结案72起,案值12.78万元,查处不合格食品269公斤,并实行源头抄告。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2111份,签订食品经营承诺书2100多份,建立食品电子台帐1180多万份,建立《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分类监管巡查台帐》1万份,开展四类主体分类监管。推进菜市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星阳、芦山、大碶三个菜市场已完成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上市肉类蔬菜质量可控可溯。通过行政约谈、组织培训、现场督查等方式,推进临保食品规范管理工作。完善奖惩制度,强化放心店管理,共有57家放心店分别被评定为一星、二星、三星级放心示范店,发放奖金和放心店补助款共19万元。强化责任分解、落实,组织新碶所、大碶所参加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达标第2页共5页创建活动。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共抽检各类食品19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