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秦王扫六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2.过程与方法: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教学方法】讲解法、巧用史料法、激情导学法、提问引导法、故事穿插法、联想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播放《荆轲刺秦王》视频),提问:刚才这个短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学生很容易就会答出是荆轲刺秦王。继续提问: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吗?当然没有愤怒的秦王却加速了统一的步伐,那么秦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呢?真实的秦王又是怎么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走进千古一帝,看看他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那些不懈的努力,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王扫六合”。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说出秦统一的原因、经过及结果。2.说出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意义。3.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的关系如何?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5.“焚书坑儒”的目的、过程及影响如何?6.说出秦朝疆域四至。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秦的统一:(1)统一原因:①变法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②秦王素质:秦王嬴政自身雄才大略,善于重用人才,所制定的统一策略正确。③民心大势:人民盼望统一,秦国的事业顺应了民心所向和历史潮流。(2)关键战役:长平之战。(3)统一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4)特点:远交近攻,陆续攻灭韩、赵、魏、楚、燕、齐。(5)统一结果: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定都:咸阳。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的关系:4.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分36郡,郡下设县。(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3)思想上--“焚书坑儒”。(4)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和统一南疆修灵渠。5.“焚书坑儒”:(1)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2)过程: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3)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造成极大损失。6.秦朝疆域: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2.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3.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4.讨论:讨论一下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说一说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5.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6.统一措施归纳:措施影响政治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秦兼并六国示意图:2.秦统一的影响: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