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装备水平,特别是找准制约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难题,弥补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短板,xx市农机管理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情况专项调研活动。现就调查情况、相关问题及建议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一、调研的目的、意义与方法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逐年加大对粮食种植机械化的农机购置补贴,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政策,也为我市农机化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粮食种植机械化已达到了全省先进水平,其中,小麦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也达到了80%以上。特别在我市列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成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田”以后,对xx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已迫在眉睫,农机化发展将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占全市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还比较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将制约着我市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快我市“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步伐,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当前研究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搞好这次调研,市农机局结合全市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对开展丘陵山区调研作了全面部署,并重点对xx区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活动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区面积较大的乡(镇),对农机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了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和实地察看等形式,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市丘陵山区经济作物种植、设施农业建设、大宗林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及现实需求情况,掌握了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的应用推进情况、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丘陵山区发挥作用情况及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调研活第1页共13页动中,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发展现状与态势xx市位于XX省南部,辖5区、1市,共65个乡镇(街道),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丘陵和山区面积为249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6%,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6.6%,洼地约占总面积的18.8%。我市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xx区大部和xx区、xx区、xx市、xx区、xx区的部分区域。目前,全市丘陵山区林果面积约45万亩左右,现已建立以长红枣、石榴、大樱桃、花椒等为主的果树特色生产基地;经济农作物约22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花生、红薯、谷物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产业基地;以及小麦、玉米等少量的旱作粮食作物。近几年来,山区农村及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由多年的缓步徘徊,开始向长足攀升迈进。到20XX年底,全市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的机械总量约为16万台套,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近8万台套,小型及其他机械与配套农机具约8万台套,各占机械总量的50%,小型机械部分用于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而主要用于山区农业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全市仅有0.5万台、植保机械0.6万台。由此可见,山区农业生产急需农机化装备的缺口还很大。以xx区为例,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88.6%为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丘陵山区面积的36.2%,其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的机械总量不足1万台套,仅占全市机械保有量的6.25%左右。近几年来,xx区的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灌溉植保等机械保有量虽有所提高,并已突破了1万台,但由于其机械动力总量太低,致使全区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30%,与全市综合农机化水平相比低了40个百分点。这种装备水平与结构,对推进我市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将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特别是近几年来,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及产业化基地的形成,为山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峄城石榴、山亭长红枣和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形成,为山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大的用工市场,但由于山区农民有外出打工的传统习惯,且多数农民第2页共13页把其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