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三中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9—12课)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主备人课型复习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2012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第10周第2课时总第17课时教学目标: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3、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5、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重点、难点:1、掌握民族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3、了解蒙古草原的统一和元朝建立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构建知识体系:(一)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辽宋关系:①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太宗时,占领。②北宋建立: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在,他就是。背景:辽军打到城下,北宋皇帝亲征打败辽军③澶渊之盟:内容:辽撤军,宋给辽。影响: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局面。2、宋夏关系:①西夏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称帝,建立西夏国。②宋夏关系:元昊向称臣,宋给西夏。12世纪初期,在会宁称帝,建立政权。3、南宋与金对峙:①金的建立:金建立后,先灭亡了,又于1127年灭亡了②南宋的建立:1127年,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政权。③金宋对峙: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收认真阅读教材,根据同步中每课的探究过程完成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完成后认真背诵识记知识要点并复。后来在大败金军。④宋金合议:向称臣,双方以至为界,对峙局面形成。(二)、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农业的发展:①原因: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增加了劳动人手。自然条件较好。②表现: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在南方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粮仓。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2、手工业的兴旺:①纺织业:丝织品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量高。从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②制瓷业:浙江烧制瓷器。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有名的瓷都。③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有发达的造船业。3、商业:①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和。②、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④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经济重心南移:从开始,到最后完成。(三)宋代社会风貌:1、衣:北宋初年,崇尚,后来,盛行,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识记效果。治者衣饰华丽。劳动者多穿的短衣。妇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北方人以为主,南方人以为主。北宋肉食中以为多,南方人吃多。3、住:农村:住房简陋,多为低矮的,富裕人家的住房有和。城市:平民住房屋顶以和覆盖,贵族官僚宅第前后,两侧还有二房和偏院等4、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交通发达,供住宿的很多。5、娱乐活动:东京城内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里面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6、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等,在宋代就有了(四)蒙古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兴起: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被尊称为建立蒙古国。2、①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和。②忽必烈即为:于年,定国号为元,定都。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继续抗元,兵败被俘,最后被杀害。3、元朝的统治:①农业:重视发展,还治理推广的种植②交通运输业开凿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直通。开辟规模空前的。③商业: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④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认真听师分析从而学会分析做题掌握做题技巧。完成巩固练习元朝政府加强对和的管辖。4、民族融合: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二典例分析:1、元朝设立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西藏行省D、宣政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及职能的掌握。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负责管理地方。西藏未设行省属于宣政院辖地。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藏族地区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