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思考20*年4月,我局局领导带队组织各县(市)区产业集群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到德州学习考察产业集群发展情况,邀请德州中小企业局产业集群主管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德州发展产业集群的先进经验,参观学习了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调味品等重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发展历程。学习考察情况如下:一、德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1、发展规模迅速壮大。XX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扶持,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0*年,德州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18个,从业人员34.8万人,集群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970亿元,实现年利税177亿元。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中央空调、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和机电产业集群等5个产业集群的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00亿元。2、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德州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太阳能、中央空调、汽车零部件、功能糖、调味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木器加工、机电、土工材料等行业,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XX县区滕庄镇和鲁权屯镇的玻璃钢制品业,年产量占全国1/3,是我国重要的玻璃钢生产基地;纺织服装行业中夏津华芳集团、XX县区宝鼎纺织、黎明纺织、XX县区的华乐集团、波司登集团德州分公司为代表,形成了XX市纺织服务行业的支柱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企业达到69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20*年完成销售收入136亿元,XX县区金麒麟集团的汽车刹车片生产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禹城功能糖产业,年生产能力40万吨,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4.3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80%和25%,中国低聚糖质量检测中心和中国低聚糖协作秘书处设在禹城,企业标准就是全国的行业标准,占领了这个行业全国科技创新的制高点;XX县区杨安镇调味产业和华龙、康师傅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联手,成为全国三大调味品生产基地;XX县第1页共5页区土工材料是近几年的新兴产业,经过各级的不断培育,目前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太阳能相关企业已达56家,年生产太阳能热水器220多万平方米,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3亿元。3、品牌优势不断提升。全市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品牌培育,积极打造区域品牌。据统计,XX市已有14个国家级地域性产业集群品牌。这些国家级产业集群,相关县市相继邀请高层专家帮助论证,制定了向高层次发展的近期和长远规划。仅20*年全市民营企业新获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16件,省名牌产品13个;累计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名牌产品20个,省著名商标50件,省名牌产品47个,iso9000认证企业238家,iso14000认证企业127家,ohsas18000认证52企业家,haccp认证88企业家。全市有67个乡镇申报特色产业乡镇。4、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属于同一产业领域,彼此是相互竞争的对手,各级政府在引导产业集聚,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如建立产业园区、成立行业协会、技术信息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协作配套,发挥了重要的枢纽和载体作用。据统计,目前德州全市四大新兴产业和六大传统产业集群都建立了行业协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都建立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XX县区杨安镇依托飞达调味品集团公司建立了钴60辐照中心,在调味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参观学习德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感觉到*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强势相比还有些滞后。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规模偏小。20*年我市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集群达到了31个,年营业收入达到了523亿元,与XX市1970亿元的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相比,相差甚远,仅为德州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的1/4。我市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6个,20亿元的产业集群仅有6个,20亿元以第2页共5页上的产业集群比德州少12个,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个,目前还没有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而德州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