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意见市场经济秩序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全力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战略举措,加快实现“三年财政翻番,五年全面进位”的赶超目标,进一步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1、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既是全市企业、投资者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增收都面临更大的困难。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认识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决抓好落实。2、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当前,强占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在我市部分经济领域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专项整治,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3、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履行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既是加强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职能,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整治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商务环境、消费环境和创业环境。二、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4、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第1页共7页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客商反映最强烈、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点领域,下定决心,重拳整治,切实提高投资主体的满意度、经营主体的诚信度、消费主体的放心度。5、整治目标。通过集中整治,规范市场秩序,铲除行业霸头,排除发展障碍,着力构建“公平、开放、安全、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竞争公平、市场开放、经营合法、秩序规范的经济发展环境。6、基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企业生产经营、客商投资创业的重大问题作为重点;坚持分级监管的原则,实行领导负责制,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整治工作;坚持部门联动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行动;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打击与教育并重,以整治促规范,以规范促优化;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更要加强法制建设,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三、整治重点和工作措施7、以整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强揽工程、强占市场等为重点,打击欺行霸市行为。严厉打击交通运输、建筑材料、沙石经营、废旧回收、旅游市场、餐饮行业、文化娱乐、出租汽车、集贸市场等领域的各类市霸、行霸;在农村,重点打击农村经济活动中敲诈勒索、称霸一方的恶势力;在长江、湖区和XX县区,重点打击湖霸砂霸和盗采盗挖行为。大力侦破和查处一批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涉霸或充当“保护伞”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工商局、监察局、建设局、交通局、公路局、重点办、国土局、水利局、旅游局、*海事局、*地方海事局等部门配合。8、以整治生产、生活资料市场为重点,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过期等不合格农资产品,以及利用广告或媒体对农资产品的虚假宣传、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第2页共7页营等违法行为,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等重点环节,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村镇的各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