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食物链类别:中学生物编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的摄食与被食的关系。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技能目标:通过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能够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建立保护环境和保护生物的意识。教学用具:常规教具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谚语所包含的食物关系直接导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1.分析教材中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找出它们吃与被吃的关系,一共写出了几条链?让学生写出谚语中包含的食物关系。自主质疑:学生根据老师的预设问题,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交流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用谚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什么是食物链?3.食物链一般有哪几类生物构成?4.食物链的特点是什么?5.什么是生物防治?6.对于现在的松毛虫事件我们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防治?精讲点拨:1.食物链概念的理解2.食物链书写的注意事项3.食物链的特点4.生物防治的意义5.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菜青虫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不同的形式完成预设问题迁移应用: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完成相关的习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生物防治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加强知识点的巩固板书设计:第一节食物链1.食物链:在一定的地域,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2.食物链的特点: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②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③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3.生物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