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面对挫折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发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教学重点:在生活中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学难点: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运动员的经历(1)教师:同学们中有谁认识下面这名运动员吗?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的战绩。(2)教师介绍澳大利亚著名运动员拉什科的奋斗经历。她从1989年开始参加国际大赛,是一名跳水运动员,这些年中她的获奖情况如下。1989年获得欧锦赛女子1米跳板冠军;1991年世锦赛女子3米跳板亚军;1992年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亚军;1993年欧锦赛女子1米跳板亚军;1996年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亚军;1997年欧锦赛女子1米跳板亚军;1998年世锦赛女子1米跳板亚军;1999年欧锦赛女子1米跳板亚军;2000年世界杯女子1米跳板冠军;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尽管拉什科失利多次,但她具有顽强的意志,能够战胜挫折,依然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通过事例了解成功背后的辛苦、甚至是心酸,从榜样的身上吸取力量,培养主动挑战挫折和失败的斗志。2001年世锦赛女子3米跳板亚军;新|课|标|第|一|网2003年世锦赛女子1米跳板冠军。学生讨论:你认为她是一名成功的运动员吗?活动一:林肯的启示(1)呈现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成功史。(2)学生谈感想,对林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懂得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要经历挫折的。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但生活就如同我们吃饭,酸甜苦辣才是生活,如果一味地都是甜,时间长了,我们的味觉就会丧失。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了解了同学们的观点,尽管我们并不一定欢迎挫折,但是,它却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并且因为有它,才使我们变得坚强,使我们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也才使我们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活动二:我的挫折经历(1)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挫折经历,将它们一一写下来。(2)小组内交流组内成员遭遇挫折的事件,总结挫折的种类。(3)小组代表发言。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挫折的现实,并了解自己的耐挫折能力。活动三:挫折大家谈(1)学生讨论交流如下几个问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对一些人是挫折,对另一些人则不是挫折?•哪些人最易受到挫折?(2)讨论后交流。造成挫折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恶劣的气候与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失败、生老病死等。(2)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通过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引导学生懂得人的心理因素在应对挫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敢于直面挫折、勇于战胜挫折的勇气。(3)家庭和学校因素:家庭变故或教育不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失落。(4)个人因素:生理因素、能力不足、性格、意志薄弱、情绪低沉、不合理的要求、心理不健康等。活动四:什么是挫折(1)学生定义“挫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记录他们的发言,作为资料。(2)教师给出定义。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挫折,全面认识挫折。教师总结人生的征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是难免的。今天我们从挫折的含义以及造成挫折的因素等方面对挫折做了一番剖析,回忆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发现了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挫折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能力,让我们成熟、成长。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还要感谢挫折。教学反思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面对挫折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