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本节课不等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等式的性质又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它是初中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转折;而另一方面,学好不等式的性质能帮助学生从整体认识整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新的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不等式的性质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这也是前后数学知识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好本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初中数学的思维锻炼,已经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所以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抽象过程,感受不等式和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发展学生的符号感.2、探索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难点: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活动设计一、作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一般的,两个实数或两个向东单位的量a,b在下列三种关系中,有且只有一种成立a>b,a=b,ab:如果a—b等于零,那么a=b:如果a—b是负数,那么a”填空(1)0.1100;(2)-2.8-8.2;(1).静心默读,并用红笔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2).独立完成右面的问题(2mins)。(3).组内相互校对答案(1mins)。(4).教师个别指导。二、精讲点拨(7mins)老师针对教材的典型例题精讲点拨。三、跟踪训练(10mins)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老师或学生讲解点拨。四、课堂小结(4mins)(总结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及反思目标(3)-100|-1|.4.某天的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2℃,设这天气温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a与b的差是非负数;(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设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a>0,b>0,c>0),则a+b>c,a+c>b,b+c>a.(3)一个数的绝对值与1的和不小于1;设这个数为a,则|a|+1≥1.(4)八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不比八年级(2)班的少.设八年级(1)班和八年级(2)班的人数分别为x,y,则x≥y.四、课堂小结达成情况)布置作业85页练习1、2板书设计一、学习新知二、例题讲解三、跟踪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