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的作用教案冀教版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是对血管知识的讲述。血管运输血液的管道。三种血管各有不同的功能,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根据血管的功能特点确定出血时的护理方法是本节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血管运输血液的方向特点来分析其中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日常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独立应对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教学时的难点在于“小鱼尾鳍内血管的观察试验”环节。学生往往容易满足于观察到血管、血流等现象,而不去注意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方式等。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然后,边观察边缓缓地移动培养皿,以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二是注意提醒学生应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始终保持湿润,以便使小鱼少受伤害。如果时间过长,可以把小鱼放回鱼缸,另换取一条小鱼观察,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判断血流方向”的实验可以通过同桌之间互相协助来完成。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能力目标运用出血初步护理的基本知识、模拟进行出血后的处理。情感目标1.认识生命的物质性。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三、重点难点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和血流特点难点:分析出血情况确定适当的救护措施四、教学媒体小鱼、培养皿、显微镜、课件、绷带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语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输物质的载体——血液,知道了血液的重要作用。报纸上报道。某人因划破手腕导致失血过多而死亡。我们平时也有划破手或者胳膊的时候,但是时间不长就好了。为什么同样是划破手臂而出血情况却不同呢?原因与血管受伤情况不同有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运输血液的管道——血液的基本知识。听讲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然后,边观察边缓缓地移动培养皿,以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2)注意提醒学生应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始终保持湿润,以便使小鱼少受伤害。时间过长也可以更换小鱼进行观察;(3)注意显微镜镜头的保护。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帮助学生解决不明白的问题。防止学生偷懒贪玩。学生观察之后,教师放映视频剪辑“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结合剪辑进行讲解。2.指导学生完成“探究竟2”,可以同桌两个人一组配合完成。(注意:绷带不可长时间紧扎,要在适当时候放松一下。)找几名学生陈述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并找几名代表描述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考:动脉将血从心脏运往全身,动脉不断分支,最后分支形成小动脉与毛细血管相连,毛细血管的另一端与小静脉相连。毛细血管分布在各器官、组织的细胞之间,负责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动脉带来的血液含有营养物质和氧交给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排入血液由静脉运离组织,经过一系列途径排出体外。三种血管通过这种协作关系共同完成运输血液在体内循环的功能。)观察“小鱼尾鳍血流情况”完成:(1)找到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2)观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特点。观察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排通过的现象。根据现象推断动脉静脉的血流方向。踊跃发言,讨论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讨论时要考虑到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等特点。谈谈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参考:动脉的功能是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处,由于血液由心脏射出时,速度快,压力大因此管壁厚而且弹性大能够承受心脏射血产生的巨大压力。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运输血液回心脏,中大型静脉内有半月形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