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伴随着不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源危险废物日益增加,如果对其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重大隐患。因此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引起重视,并应寻求一条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道路。本文针对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和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具体的分析研究。关键词: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对策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源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日益增长,但是危险废物的管控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目前,媒体针对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对公众产生健康隐患的报道层出不穷。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一、危险废物存在的危害1.1土壤环境污染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任意堆放、填埋,不仅会占据土地面积,而且使土壤性质改变其结构,破坏植被。危险废物含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这些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中,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理活动状态,导致其死亡,从而对土壤的生态净化能力造成破坏。土壤恢复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和代价。1.2大气环境污染易挥发类危险废物的有害气体直接污染大气,危险废物的粉尘和细微的颗粒,随风飘散,进入大气中,造成粉尘污染。危险废物长期堆积,易形成有毒气体或恶臭污染大气。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大气中,部分产生化学作用,导致二次污染物,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1.3水环境污染危险废物的有害物质通过渗虑液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流入湖泊或河流,造成水污染。如果危险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将造成更大的危害,且不可逆。二、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2.1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虽然出台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但仍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想更加精细化管理危险废物,需要根据社会及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例如,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危险废物管理,但并没出台该行业的危险废物管理办法,而是采用工业的危险废物管理办法,无论是从产废规模,还是从专业人员储备,都是不适合的。导致结果是,整治进度缓慢,整治力度不大。2.2企业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意识薄弱,没有落实主体责任相对于水、大气的环境管理,我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相对滞后。危险废物产生源企业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意识较为薄弱,作为污染防治的主体,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重视度不够,长期依赖环保部门,无论是从资金的投入还是人力的投入上都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未与有资质的处理单位签订协议,未执行转移联单制度,由于利益驱使,交由私人或未具备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置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对于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问题,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其主体责任。2.3监管能力和执行力不足当前,县级环保部门并未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也缺乏专职人员岗位的设立,大部分危险废物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在监管危险废物的同时,还要兼顾水、大气等方面环保工作。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废物规范性文件,但缺乏全面的系统培训,基层环保人员一般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去实施监管,但国家层面的规范性文件往往灵活性不够。基层环保部门环保监察项目多,任务重,为了完成任务,存在较大的形式主义,执行力不强,日常监察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2.4处置能力不足随着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产生类别越来越多,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飞灰一直处于大量积压的现状,处置的进度远远跟不上产生的进度。危险废物种类繁多,部分品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处置出路困难。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分布不均衡,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发展缓慢。处置单位准入门槛高,处置种类和范围单一,仍以无害化处置为主。2.5未建立产业循环体系部分危险废物另有用途,因为法律法规、技术水平的制约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很多都采取末端处置。现阶段我国未建立危险废物较完整的产业化循环系统,各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不能进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