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调研报告教育技术(师范)徐珺一、课题提出如果不会倾听怎能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怎么会有自己的观点,怎么能与他人交流,更不会从别人的发言中获益。在读、写、听、说,四种语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有时候,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争着抢着举手回答,但是都喜欢让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坐的很端正,可是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却楞在那里,不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是什么……种种此类现象,我觉得让学生学会倾听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呢?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能听倾听别人说的话并简单复述,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专注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地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造成学生不良倾听习惯的原因。(1)客观原因。如:是否在幼儿园时养成这种倾听的习惯、是否在倾听的时候受到外界的干扰、是否对这门学科或老师不感兴趣等。(2)主观原因。如:是否精神无法集中、是否急于想要自己表达而没有耐心听同学发言、是否对同学的发言听不懂而没兴趣听等等。(二)制定学生要达到的倾听方面的目标与要求习惯。(三)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策略。(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总喜欢自己说,或者是和别人抢着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善听者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并且要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如:耐心细致的听完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嘲笑;补充同学的意见要举手。(2)引导学生倾听的姿势。如:眼睛看什么地方、手怎么放、赞同别人的观点应有什么样的表情,不赞同的该如何做,等等。(3)引导学生倾听。如:在语文课堂上用“拷贝不走样”,“倾听小达人”等活动激励学生倾听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4)及时恰当评价学生。及时地、正确地、适当的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5)采取激励措施。如:开展争章活动等,让学生在鼓励中有学习倾听的积极能动性。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一)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对象是梅陇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二)研究方法用观察法,对部分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进行观察,并记录情况。⑴、听、看:随堂听课,听学生发言情况,看学生课堂倾听表现。⑵、查:查当堂练习完成情况、查作业完成情况。⑶、问:每班抽几位学生进行倾听训练的抽查,检查倾听学习的效果如何。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在课堂听讲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现状如下:1、“假”听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若是让他们回答问题或是读书,便会出现不知所然的现象。老师还以为他很用心在听课,其实不然,这就是“假”听。2、做“小动作”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3、啃咬东西我在教学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