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乡镇是我国五级政权组织的最底层,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一项尤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乡镇安全生产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影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对我市部分乡镇的调研,就如何做好乡镇安全生产工作谈谈一些个人思路和见解。一、我市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我市目前共有三县两区(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9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乡镇88个,街道办事处7个;村民委员会1221个,居民委员会121个。全市总人口589万,其中农业人口524万,占总人口的90%。应当看到,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我市农业人口多,产业层次低,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据统计,我市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农药、加油站点、食品加工业、药业、纺织、燃气、农村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多数位于乡镇,主要涉及15个行业和领域,可以说点多面广,门类齐全。具体分布及数量如下:危化品生产经营约1400家,其中生产单位8家、加油站点约400家、农药油漆经营门点约1000家;非煤矿山企业440家,其中采石企业4家、砖瓦窑厂436家;烟花爆竹经营企业3000多家,其中批发企业7家,零售网点3000多个;农村建筑施工企业约5000个;燃气经营门点280个。同时,乡镇安全生产工作还有其他重点领域,如农机、渡口、中小学校以及集镇网吧、浴池等娱乐场所,数量更多。近年来,我市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农村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各乡镇都初步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例会制度,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一定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初步解决了乡镇安全生产“无人管、无人干”的问题。在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的同时,乡镇还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乡镇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但是,乡镇仍然是我市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乡镇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制度仍不完善,乡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表现为发生在乡镇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发生在乡镇这个层面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量的70%左右。近年来,农村液化气的使用不断增多,村村通工程快速实施,农村建筑市场步伐加快,家庭小作坊快速增多,这些领域安全设施简陋,安全技术水平较低,事故隐患较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自防自救能力较差,生产、生活和涉及农民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商贸服务活跃,人财物集聚度大、流动性强、成份复杂,工商企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全市工矿商贸事故总数为13件,其中建筑事故4件,乡镇建筑事故为3件,占75%,烟花爆竹事故2件,乡镇烟花爆竹2件,占100%;2008年全市工矿商贸事故总数为12件,其中建筑事故8件,乡镇建筑事故6件,占75%,其他类事故4件,乡镇其他类事故4件,占100%;2009年全市工矿商贸事故总数25件,其中建筑事故12件,乡镇建筑事故7件,占58%,其他类事故13件,乡镇其他类事故8件,占62%。较大以上事故方面,农村也是重灾区。3年来,我市乡镇发生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占了总量的一半以上。如:2007年2月1日,谯城区双沟镇发生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2009年10月16日,谯城区谯东镇大寺集街发生一起液化气爆燃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8间房屋倒塌。从已发生的事故情况看,乡镇已成为群死群伤事故的多发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安全生产事故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是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国家汽车购置税减免和汽车下乡、农机补贴政策的推行,掀起农民购车热潮,新增入户数量大幅增加,道路车流量不断上升,致使道路交通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集镇人员聚集场所等监管难度加大,重点注意节假日时期安全生产管理;三是新农村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