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学术报告校长学术报告----对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时间:2015.10.16地点:杨峪河镇庙坪小学操场主讲人:崔小民主持:赵海涛参加人:1—6年级学生问题摘要。现在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讨厌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为改变这一现象,特做这次学术报告。一、想不想让孩子爱学习。从心理学来分析:许多事情,越不在意,反而越有可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家长越在意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可能越不好。因为情感比学习重要。爱孩子比爱学习重要。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认同与理解后,干什么都会开心。开心了效果就会好,目的自然达到。大量孩子属于他律,缺少自律,上大学后他律没有了,进入无律状态。无律状态三种表现:急功近利、享乐、无所谓。判断一个人爱学习的标准:大学、工作后是否还爱学习。所以,比爱学习重要的是爱孩子。只有热爱自然的孩子才会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热爱学习。二、学好的三个方面。爱。会。能。“爱”(态度、兴趣、目标);“会”(方法、技巧);“能”(知识储备、智力及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能让人一生有成就,其中两个最重要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家长关注孩子太多,常常会影响孩子这两方面非智力因素。自信就会有意志(战胜困难持之以恒);上进培养自控力。举例:学生中,考第一名的心理压力大,最后一名心理素质反而好。学生成绩的分类及特点:优异(上进而不自信,只怕那次考不好);好(上进自信,不太在意一时的分数);中等(不上进也不自信,无所谓);差(逆方向上进和自信,但也能培养一种意志力,做梦都想当第一名,长期的屈辱培养出极强的自控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反而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就。)优异的往往成年后事业平平;好的成就最大;中等的还是中等;差生中成就第1页共4页非凡的不少,他们“不要脸”,抗打击能力强,什么都肯干,什么机会都抓住,回校看老师最多的是差生,操持同学会的也是他们,他们要找回尊严。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内在的非智力品质,总把困难和努力放在前面,上可以看到“延迟满足感”(责任感),他们一般有所成就。学习好的根本就是责任感。有了以上三样,才会学“好”。有两样可能会促进第三样。但“会”学习是当前普遍最缺乏的。三、对待分数的态度:能力比分数重要。分数只是结果。越怕结果达不到越心慌,所以结果会出问题。所以分数这个结果不重要,过程很重要。越是结果的东西越难迅速提高。(坚持、认真、努力只是状态词,要求孩子这些根本无效)1.学习的技巧:比如联想法(知识可视法),思维导图等;2.学习方法;3.学习基本功。听说读写行思。做好这三样归结到两点,就是要信任和心赏孩子(“心”字没写错)。自信源于父母和老师的信任,真爱,才是信任。越不责骂不怪罪越自信。父母心赏,孩子被认同就愿意努力。一个好老师:走进孩子内心;培养孩子兴趣;提供方法和技巧。关于错题本改错。闻过则喜。有错题,说明你有没掌握的知识,发现是好事。心理讨厌错题避开错题的孩子难以迅速提升。能自觉拥有错题本的孩子是不把错题当回事,所以能轻松解决之前的错误。学习两件事。解决问题改正错题。改错包括。人的错(没考好)和事的错(考不好)。一个愿意改错的孩子,仅仅是因为有知错就改的家长。正儿八经装的家长要小心,家长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装得像神一样。老师应具备悦纳的能力,孩子犯错是正常,大家都应开心,第2页共4页想办法改了就好。只要爱,信任、心赏、悦纳、包容孩子,孩子一定能做得很好。四、家长答疑:1.孩子周末长时间玩ipad。a.家长对孩子小心翼翼是不对的。怕孩子有情绪。娇惯,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也着急。说明孩子有上进心,只是通过游戏在回避,心理有压力,需要帮助。家长给的都是要求和不认同。c.孩子因为无聊才玩ipad。玩才不慌张不焦虑,说明孩子不自信。d.本来周末就要玩。应该放松一下。管多了是对孩子的摧残。e.没有任何人能让青春期的孩子迅速改变,除非他信任你。也许是从来没有往孩子心理去走。2、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感。放手不撒手,培养自信心。把该做的放在前面,享受放在后面。3、孩子磨蹭。根源。父母心急。家长担了孩子的责任,所以孩子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