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互通式立交连接线工程小桥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地址构造桥位范围内详勘地质钻孔号为ZK68562,主要为粉质黏土、卵石土、砂质泥岩,地质概况如下:第一层:粉质黏土,褐黄土,硬塑。第二层:卵石土,杂色,稍密,饱和。第三层:砂质泥岩,紫红色,坚硬。第四层:砂质泥岩,紫红色,坚硬。二、施工总体设计要求2.1基本方案该标段的桥梁跨径选用及规模确定遵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的原则,在选型时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了综合考虑,做到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并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施工机械化。通过在适当位置设置预制场,集中预制桥梁上部结构,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降低造价。2.2设计标准吴村小桥工程中心里程LK1+878,墩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夹角为90度,采用3孔8米空心板桥,全桥一联。下部结构桥台为U型桥台,桥墩位实体墩,扩大基础:桥梁全长28.04m,桥宽桥梁总宽(0.3护栏+5.0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0.5防撞护栏+1m分隔带+0.5防撞护栏+32m快车道+0.5m防撞护栏+1.0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栏+6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0.3m护栏)=58.6m。设计速度采用80km/h,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洪水频率1/10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三、施工方案3.1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位置,几何尺寸,进行基坑开挖。3.2开挖施工开挖施工0号及3号台采用直接开挖的方式进行,一次到底,1号及2号墩开挖前先将排水改改移,然后进行一次性开挖并做好基坑排水及防水处理,浅表水挖集水坑用水泵降水,若为深层水且流量大时采用井点降水处理,保持水面在新浇筑砼底面以下,确保砼质量。3.3基础面清理和缺陷处理开挖完成后,必须进行基础面清理,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机械开挖时超挖的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基础面的平整。若发现有缺陷的地质情况或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待调现场查研究后,配合设计部位确定处理方案,并及时按要求做好地基处理,同时做好地质缺陷记录和处理措施的现场记录。3.4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表一3.5模板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加工制作。模板制作有一定的刚度,几何尺寸要确保砼成型后的结构尺寸。表面平整接缝直顺,安装时对拼缝用双面胶粘贴,防止漏浆,加固牢固防止胀模。模板表面刷机油利于脱模。3.5.1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3.5.2模板在吊运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严禁从吊机上将模板悬空抛落;3.5.3模板及地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能承受浇灌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并不超过规定的挠度。3.5.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及时对各部位模板进行调整,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检查,若超出容许偏差,及时纠正;3.5.5保证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形状、尺寸以及各部分相互之间位置的正确性。3.5.6浇筑前要清理模板内杂物,用脱模剂均匀涂刷模板,脱模剂使用清机油,并清除模板上多余机油。防止机油堆积影响外观。3.5.7装拆时,要注意检查接缝处止浆垫的完好情况,如发现损坏及时更换,以保证接缝紧密、不漏浆;3.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及承台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25,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与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相结合的方式,混凝土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的连续浇筑方式。混凝土的养护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浇筑完成后,每天洒水养护,保证24h潮湿,养护期14天。混凝土到达现场时坍落度要满足浇筑要求。清理现场保证混凝土车运行通畅,浇筑时速度不能过快,减小对侧模的压力。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棒振捣。水平分层浇筑,每侧设两个工作面,两侧墙四个工作面同时对称进行,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10cm距离,振捣时快插慢拔,对每一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原则上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现象,不过振、不漏振;分层振捣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徐徐提出,避免振动器触及模板和钢筋,浇筑混凝土期间,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