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分析汇报材料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处于高增长平台,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我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如何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现结合工作实际,综合分析汇报如下: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在年初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2006年国民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幅控制在3%;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一季度,gdp完成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9%。经济增速高于预期目标主要是投资强劲增长和外贸顺差增长加快。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出“三快”、“三稳”、“三偏快”的特征:1、“三快”。一是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822亿元,增长16.7%,其中重工业增长17.6%,重工业增长加速表明经济依然处于扩张期。二是企业、政府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63亿元,同比增长21.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1.32,同比提高8.63点,从所有制来看,私营、集体、外资与股份制企业利润分别增长48.5%、32.6%、26.9%和22.4%,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增长9.2%;从行业看,利润增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分别增长96.5%、87.7%和64.5%,但钢铁行业下降63.3%,化纤行业下降20.5%。一季度政府财政收入9300亿元,增收1517.6亿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增10.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94元,实增11.5%。三是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3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1973亿美元,增长26.6%,进口1740亿美元,增长24.8%。2、“三稳”。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0亿元,同比增长12.8%。二是市场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第1页共5页1.2%,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小幅增长。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142亿美元,增长6.4%。3、“三偏快”。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80亿元,同比增长27.7%,对于投资增速出现反弹事先有比较一致的预期,但接近30%的幅度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二是信贷规模增长偏快。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长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新增贷款已经占到全年2.5万亿元贷款增长目标的一半以上。尽管新增贷款以短期借款和票据融资为主,但是贷款强劲反弹,使我国出现“宽货币、宽信贷”的局面,给投资反弹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三是外贸顺差增加偏快。一季度,外贸顺差233亿美元,同比增加67.3亿美元,增幅高达40.6%。顺差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剧外部经济失衡,使得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货币政策非常被动。(二)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预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依然较好。一是国际环境好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6年全球将实现4.9%的增长,较2005年9月预测高了0.6个百分点,这将是全球连续第四年经济增长超过4%。二是国内经济增长环境良好。三是从供给看,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四是从需求看,内需保持稳定,外需增速趋缓。综合国内外经济环境、供需状况以及上年同期基数等因素,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高水平增长,国内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供过于求的状态,但在资源品价格改革及部分公共产品涨价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价格有望小幅回升。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情况为:①gdp增长10%(其中一产4.8%、二产12%、三产8.6%);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其中重工业17.5%、轻工业14.5%);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5%、房地产投资19.5%);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⑤进出口总额增长25%,全年外贸顺差1100亿美元左右;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⑦财政收入增长18.8%。第2页共5页(三)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