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脉管炎处理及整改措施一、事件背景患者何某,男,50岁,其他劳动者,住院号1234567;于20XX年05月04日11时26分因"咳嗽、咳痰2天"门诊入院,既往无过敏史。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颈椎病;3、胆囊息肉;4、肝脏囊肿;5、左肾囊肿。治疗上予以头孢西丁2.0ivgttq8h抗感染,盐酸溴己新4mgivgttq12h祛痰,血栓通450mgivgttqd改善血液循环,雾化,复方甘草口服液止咳,对症等治疗10天后病愈出院,出院后在家休养,未进行任何治疗。于20XX.5.24回访时未诉不适,但于20XX.5.27患者来院诉双上肢皮肤呈现沿浅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轻度水肿,局部疼痛、瘙痒,予以热敷缓解不明显,请护士长及门诊护理部曾主任检查后诊断为迟发性静脉炎Ⅰ度,予以口服赛庚啶1片bid、强的松10mgqd、裸花紫珠4片tid、头孢克肟200mgbid及外敷消炎止痛膏后先患者症状逐步缓解。二、原因患者住院时间10天,入院后留臵留臵针,但患者留臵针穿刺部位无红肿、热痛的表现,故不考虑无菌操作不当至感染可能。该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无皮疹、瘙痒及恶心等过敏反应,不考虑药物过敏所致,结合国内外迟发型脉管炎资料,及头孢西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滴或肌注后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过快时发生灼热感,血管疼痛,严重时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入院后予以头孢西丁2.0ivgttq8h抗感染治疗10天,存在同一静脉多次输液,造成该血管药物浓度相对增高,对血管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用药结束10天后出现静脉炎,目前考虑系头孢西丁所致的迟发型静脉炎可能性大。第1页三、处理措施第1页共14页1.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2.全科学习静脉炎的诊断及治疗处理程序。①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人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臵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浓度超过10%葡萄糖和5%蛋白质,渗透压大于600mosm∕l在周围静脉内使用24h会导致静脉炎,ph低于5或超过9;微粒物质如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长期使用冬眠合剂,多巴胺易发生静脉炎。)②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将静脉炎分为4度。0无临床症状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③分类: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④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事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⑤处理:1)患者发生静脉炎部位用湿毛巾热敷,以手腕内侧试温,不烫手为宜,湿热敷5~10min或50%硫酸镁湿热敷2)抬高肢体,局部忌按摩第2页3)必要时加用地塞米松5mg外敷条索状红肿处,每天一次,或者使用含地塞米松的软膏。4)临床局部使用施贵宝多爱肤超薄敷料,大多3—5天后能消除红肿,但静脉炎3级患者使用期间注意局部有无脓肿形成,形成后及时抽出脓性分泌物,局部用复合碘消毒,加强换药。2.制定预防措施:1)充分评估患者的静脉情况。选择血管时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第2页共14页尽量避免使用下肢静脉、骨折皮肤破损处,关节处穿刺2)综合考虑输液情况,对下列药物尽量使用大静脉输注,必要使用深静脉留针:甘露醇、冬眠合剂、多巴胺、脂肪乳剂、高渗液、前列地尔等3)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而刺激性小的药物,平衡液应后输,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4)使用透气性好,粘附性佳的贴膜,稳定固定留臵针和输液管,躁动不安患者使用约束但注意局部血循环情况,减少移位渗出现象。5)提高穿刺技术,注意无菌操作。6)合理使用输液工具,留臵针时间一般3—5天更换一次。7)正确的封管8)药物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静脉炎的征象,及时处理,防止静脉炎恶化加重患者的痛苦。9)加强出院后患者随访内容,不仅限于限于单纯疾病,还应包含其他症状或不良反应及后果。第3页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