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对使用中医疗设备的危害与安全防范措施随着人类对医疗设备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在手术、重症监护中通常是多机并用并且易引发事故。医用电子仪器在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条件下,针对仪器设备在安装使用时所采取的可靠的保护措施,以避免设备仪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确保安全我国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对数字化进程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雷击的防护仅仅停留在外部防雷阶段。现在,国家对建筑物防雷要求较为严格,指定了强制性的规范来确保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由于有关方面对雷电的认识水平较低,也未能做很好的研究并加以宣传。至于雷击灾害的原因与严重程度,更是知之又少,以至于很多人对防雷的认识仅仅是有一根避雷针就可以解决问题。医院在现代社会中为预防、治疗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医院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和手段的发展,医院中的现代化医疗仪器也越来越多,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也越来越依赖医疗仪器,医疗仪器正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角落,医疗仪器增加的同时,也使之遭受雷击损害的几率大大增加。绝大多数医疗仪器共有的一个特点是对环境要求高,易受不合格环境影响而造成损害。例如:CT、MRI、ECT等大型医疗仪器及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对其工作的温度、湿度变化率、电磁屏蔽、防静电及电源等均有严格的要求,故需在进行环境准备时要特别注意。在各种环境因素中,雷击是造成医疗仪器损害的主要的并较难防范的因素之一。分析雷击对医疗仪器造成损害的原因,除了直击建筑物或线路、设备上造成损失之外,雷击损害电子设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的高压电。一、静电感应形成的雷击当雷云形成时,由于静电感应其下端大量电荷粒子会使大地或线路感应出同等电量的异种电荷,当雷云之间或雷云向大地接闪放电后,线路上感应出的大量异种电荷就会因无处泄放而形成局部的高电压,可达数十万伏的高压沿线路或地网而进入设备。二、电磁感应形成的雷击当避雷针或避雷带接闪时,接地引下线中强大的泄地电流会在周围形成聚变的电磁场,与接地引下线靠近的线路会感应出强电动势,沿线进入设备而造成破坏。三、接地系统的地电位差异引起的二次雷击接地系统包括: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这几类接地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常分设独立接地体,但在遇到雷击时,经常会由于防雷接地系统相对其他接地系统因存在电势差而产生反击,从而对各类电子电器设备造成损坏。雷击对医疗仪器的损害通常是通过以上途径造成的,只有清楚的分析雷击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每个原因采取全面周到的防雷措施,才能避免雷害。下面介绍五种设备安全保护措施:1、防雷接地;2、工作接地;3、保护接地;4、防静电接地;5、重复接地。?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由接地体、接地干线、接地支线、电气设备4部分组成独立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连接电器与大地间的过渡装置,它是专为流泻雷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设置的,直接埋入地下并且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组叫做接地线或叫做地极,接地体和接地线总和称为接地装置。?工作接地:工作接地通常对安装在建筑物内的机器比较方便,方法是把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接在一起,它的保护原理是当设备带电部分碰上或连上金属外壳时,会通过外壳形成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由于相零回路的阻抗都很小,故短路电流很大,能使线路上的熔丝立即熔断,从而使设备脱离电源,有效地保障人身安全。工作接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当零线断路,电流接反时,电压会通过负载直接加到设备外壳上,使外壳出现220V的对地电压,如果这是触及外壳,就会触电。这正是一些人不愿采用甚至反对采用工作接地的主要原因。虽然可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危险,但主要是避免零线断线和电源接反。为此,在工作接地保护系统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j零线上不允许装开关;k零线上决不允许装熔断器;l零线上的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积,保证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承受电流能力。电线接口要牢固,可靠接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