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调研报告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社情民意大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活动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农村、体察了民情、感触了民意,对当前农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现形成如下报告: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我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2、投入少,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目前农村公共设施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等问题比较突出。由农民负担村组公路经济压力太大,像我镇秦庄至贾庄的公路属县级公路,两村群众多次反映,镇党委政府也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相关部门答复硬化该路须村筹资,搞了配套工程,方可开工,据测算,仅这一项投入,贾庄一个村就需要20多万元,村实在无力负担。3、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调查统计,近几年全镇有3个村总计10公里的沥青路面被压坏或划坏、有3个村文化活动室未向群众开放。(二)教育方面目前我镇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第1页共11页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1、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的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镇教育教学提质增效。2、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三)社会保障方面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面窄。目前,我镇纳入城镇低保人员仅有栾卸水泥厂、李家庄煤矿、马庄水泥厂三家单位,约100余人,从人员审批、管理到低保款发放均不在我镇,又是民政部门统一负责。由于我镇没有管理权利,致使有些符合享受城镇低保人员未能纳入低保范围。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窄,管理不到位。目前,我镇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779人,约占我镇总人口的4.5%,;享受“五保”人员180人,全部享受。据调查,我镇农村地保存在下列问题:1、审批程序不严。有些村不能按照要求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而是由村干部商定人员。2、干部亲戚享受低保问题存在。有些村民生活条件并不差,但由于和村干部有亲戚关系,一样可以享受低保,甚至还有“开着小车领低保”的现象。3、冒领、代领时有发生。由于享受低保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不能完全了解、掌握国家政策,有些村干部代替本人领取,但是回村并不交到困难户手中。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6年在我镇开展以来,已经覆盖全镇95%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点治疗门诊少,不便于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现行制度存在定点门诊受益较大,参保群众得实惠较小的第2页共11页问题,即入了合作医疗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高,不入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低。(四)医疗卫生方面虽然我镇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贵、病痛解除难仍在影响民生。(五)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多建楼房、多建街,把新农村等同于农村新,认为农民只要手中有钱生活就会宽裕,只要住上新房村风就会文明等思想,与现阶段开展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