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论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及其影响摘要。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两税合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入手,分析了两税合并的历史背景,两税分立存在的问题,两税合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要顺利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应考虑内外资企业使用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以及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等新税收优惠内容,总结两税合并对我国经济的各种影响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改写了我国近30年的内外资企业两税分制的历史,“两税合并”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产生,它是对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一种调整和改革,这将意味着我国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普遍采取一个经济开放政策,俩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谋求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现在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条件好,国内市场广阔,建设资金充足,法律法规健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贸易交融程度日渐加深,国外的商品已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已不必靠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要求自由、公平、平等,而内资企业在任何地方的所得税税率都是第1页共9页33%,外资企业在特区所得税税率为15%,在沿海14个开放城市是24%。这种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是违反wto要求的。而目前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不等而减少的财政收入超过1500亿元,甚至会大都啊2000亿元。如果我们继续采取内外有别的税制,将不利于民族参与竞争,不利于整个民族企业发展。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税合并异常迫切。2.国内背景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经济发展速度平稳上升,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家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5000亿上升到2006年的37000亿,财税状况的良好态势为“两税合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国家有能力承担“两税合并”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对财政的冲击。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逐步提高,这对税制的改革提供力强大的国力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比较强,是改革的最佳时机。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分立存在的问题1.违背了公平原则,抑制了内资企业的发展给予外资企业更多的所得税优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的投资,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远远高于内资企业,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的潮流2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掀开世界税制改革的序幕开始,税制改革外资企业,使得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原本起步较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内资企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很多企业第2页共9页惨淡经营甚至破产或转产到利润较低、外资不屑一顾的行业。这都严重地挫伤了内资企业的积极性,抑制了内资企业的发展。2.加剧了国民经济在地区上合产业上的不平衡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呈现出由经济特区到沿海经济特区再到内地的逐渐减少的梯状过程,这就使得大量外资涌入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东部地区,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工业,而我国原本相对薄弱的农业服务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税收优惠较少,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这又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3.造成了税款的流失由于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平衡,一大批内资企业为了谋求出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假合资、假合并或者把自己转移到境外在投资到境内。国内企业到境外注册一下,在回来就变成了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由于大量假外资享受着本不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最终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这也违背了国家税收优惠的初衷。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必要性1.合并内外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