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购买血液透析机的可行性报告深入学习、理解透析机原理;特别关注液路工作流程,有哪些测量量,为什么测量,实现方案及比较;一、血液透析原理透析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而水分子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血液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液弥散和超滤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透析过程也就是溶质进行弥散和超滤过程。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物;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二、血液透析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气泡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1.血液监护警报系统部分血液环路单元的工作流程大致为。通过血泵来推动并控制血液循环速度,肝素泵以一定的速度向血液中注射肝素,防止发生凝血现象。通过透析器治疗后,再通过静脉滴注室慢慢流入人体。其中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动脉压力,静脉压力,气泡;动脉压监测用来监测透析器内血栓、凝固和压力的变化。静脉压监测用来监测管路血液回流的压力。气泡探测器用来监测血液流路以及静脉滴壶中的空气气泡。可以使用超声波在液态介质中传播时衰减远小于空气中的原理来检测,以避免病人发生空气栓堵塞。当监测到有空气气泡时,第1页共3页检测系统会驱动动、静脉血路夹来阻断血流,防止危险的发生。2.透析液供给系统部分大概工作流程为:首先,将反渗水加热并除气(除气方法为负压抽吸法)。再流入混合室将a液,b液与水以1:1.83。34的比例混合,分别在cl1,cl2处监测混合液的电导率,继而对混合后的透析液进行温度与ph值的测量,如果透析液不合格,就会通过旁路阀sv6直接排出,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满足条件的话就进入透析器,然后再通过漏血监测,最后流到热交换器处提供加热,最终排出。其中dp与ufp构成了超滤系统,超滤量指的是患者的脱水量,必须比较准确。dp是一个平衡泵,主要控制供、排透析液的容量平衡,ufp是超滤泵,在cpu的控制下,ufp以一定的转速来进行脱水。由于dp的存在,流入和流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量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控制ufp,就可以精确的控制患者的脱水量。需要测量的参数:电导率,温度,ph值,漏血监测,超滤量,电导率:透析液的浓度与成分是按照临床需要设定的,通常其浓度如果偏离了一定的范围,就会造成患者不适,引发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一般的监测方法为:血液透析机往往配置有2个电导率监测模块,首先检测a液的浓度,如果a液浓度达到要求再吸b液,然后检出的电导率就是透析液的实际电导率。电导率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电导率值传到cpu电路,与设定电导率相比较,进而控制浓缩液配制系统,使其配制出符合要求的透析液。温度。透析液的温度正常值应为36.5-37.5℃,一般设为37℃,最低可达35℃。温度超过42℃,会使患者产生溶血现象;过低会引起患者寒战现象。通过一个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来监测透析液的温度。ph值。透析液配置过程中,一般先将反渗水与含有钾、钠、氯、钙和镁的酸性浓缩液混合,使ph可在2.7以下,再与碳酸氢盐浓缩液混合,ph达7.4左右,这样可减少钙、镁离子析出沉淀的机会。这个过程需要对其进行ph值监测,防止放错浓缩第2页共3页液,造成误差。通常使用ph电极来监测两点的ph值。漏血监测。在透析过程中,只允许血液中的成分流入透析液,绝对禁止反方向流动。如果半透膜发生破裂,血路与水路直接连通,这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所以漏血监测十分重要。通过串接一个光电传感器来监测,利用光学原理检测透析液中的血红素,其检测灵敏度为0.25~0.35ml血红素/1升透析液。超滤量。由于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肾脏功能衰竭或完全丧失,无法排除体内水分,因此超滤系统在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