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报告漏报调查结果及分析五篇范文职业病报告漏报调查结果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XX省职业病危害现状,掌握职业病报告漏报情况,控制报告数据质量。方法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1-2家,其他网络直报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对被调查单位的网络开通情况和职业病网络直报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的网络开通率很低,各种报告卡的漏报情况差别较大,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漏报率较高,地区的漏报情况差异也较大。结论职业病漏报现象严重,本文对漏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漏报的控制对策。全国职业病报告制度从1982年恢复以来,历经数次修订逐渐完善规范,并于2006-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网上直报系统,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平台进行网络直报[1]。由各类责任报告单位实行一次性网络直报,简化了报告程序。尽管如此,目前职业报告工作中仍然存在漏报现象,影响了收集数据的质量。为了解XX省职业病危害现状,掌握职业病报告漏报情况,控制报告数据质量,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职业病网络报告漏报调查,并对漏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XX省全省负责网络直报工作的所有单位。1.2调查内容职业病报告网络开通情况;2009年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尘肺病/慢性中毒,健康监护,作业场所监测的网络报告情况。1.3调查选点及调查方式1.3.1选点方法医疗机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抽第1页共4页取1~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全部职业病诊断机构;其他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取得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3.2调查方式检查调查机构的档案、诊疗日志或受理登记记录,将查出的病例与相应的报告卡核对,无报告卡或未登记者属漏报情况。调查时随机抽取1个工业城市和1个欠发达城市进行了职业病报告网络开通情况调查。1.4有关名词解释网络开通。指的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成功申请到账户和分配相应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职能和工作。网络开通率。实际开通账户的单位数量/根据职能应该开通账户的单位数量×100%。2结果2.1XX省职业病漏报总体情况2010年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病报告工作及上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抽查(表1)。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共检查243例,有146例未进行网络报告,漏报率为60.1%。尘肺病/慢性中毒共有299例,未通过网报系统上报27例,漏报率为9.03%。职业健康监护共体检了235家单位,未上报168家,漏报率为71.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61家企业,其中2家企业未进行网络报告,漏报率为3.3%(表1)。2.2成都、内江、资阳三市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检测漏检情况根据XX省信用网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信息查询到以上三市的企业总数以及采矿、制造企业数,从网报系统中获得上报了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检测的企业数,采矿、制造企业均存在职业危害,应全部进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因此,健康监护漏检率=进行了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数/采矿、制造企业数×100%。表2显示三市的采矿、制造企业数6927家,进行了健康监护企业数193家,漏检率为97.21%,进行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有187家,漏检率为97.30%(表2)。第2页共4页b市职业病报告漏报情况为。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漏报率100%,尘肺病/慢性中毒漏报率0%,健康监护漏报率100%,作业场所检测漏报率100%。3讨论影响职业病网络报告数据质量主要体现在漏报,迟报,缺项,误报等,本文仅从漏报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职业病网络报告数据质量的原因。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报告网络中,大多数医疗机构及县(区)疾控中心还没有开展职业病报告工作。医疗机构的网络开通率很低。网络直报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其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把职业病报告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提高法定报告意识[3,4]。而疾控作为业务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