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本科生社会调查报告学号:36成绩:江西民办高校教育现状调查院部: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鄢雪飞指导教师:胡建宏二〇一一年八月摘要摘要内容: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年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知识欠缺,职业认知能力影响到大学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而工作搜寻又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结果。【关键词】压力严峻竞争激烈自主创业及早筹划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不同就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人才素质,把人才招聘作为实现本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这说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基础知识、道德修养、问题解决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转型期用人单位尽管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测试等外在的评价指标,但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第二,与学生单方面能力相比,用人单位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具体的标准调查中,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第三,不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硬素质”标准受到重视,学生的敬业精神、工作中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等体现学生“软素质”的指标也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的标准。第四,与学生个人能力相比。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更受重视,只有把个人的才能发挥与用人单位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单位发展。第五,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评价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以上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那么,在当今青年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呢?青年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中,党政机关干部被列为第一。这与近年来公务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工作较稳定、工作压力相对其他行业小有主要关系。因此,这一职业在青年中成为热门专业。此外,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也被不少青年认为是最理想职业。在当前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青年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前途好”,其次是“收入高”,第三是“工作稳定”,与九年前相比,今天的青年更看中所从事行业的稳定性,这与当前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密切相关。要使前途有更好的发展,现在的青年认为“掌握新技能”、“争取获得更高的学历文凭”“掌握更先进的知识”“提高专业学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可见,青年人普遍意识到知识和能力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与1995年相比,今天的青年人更看中的是“新技能”、“更高的学历文凭”,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在对人才选拔上的微妙变化。可见,青年人的择业观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发生变化。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青年人普遍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先进的知识装备自己,以提高自己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如何加强高校就业指导的对策第一,前面的分析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而工作搜寻又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知结果。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一方面,高校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对自身职业的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识,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还要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职业,把握国家及各省市就业改革的动向和具体就业政策,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应该包括每一个年级的大学生,由于良好的职业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大学生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