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细化助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控股的省属大型股份制能源企业。企业地处高原煤都??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井田面积138.3平方公里,设计年生产能力1200万吨。安全是天,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及陕西省委省政府、陕煤化集团关于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从确保矿区稳定和谐发展的新高度,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一、强化超前预防,提高风险管控水平我们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防与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隐患、风险的规律,做实风险预控工作。一是在“零敲碎打”事故预防方面,我们发动全员反复讨论,提出了“双危”辨识法,即人的危害操作和物的危险状态96条,比如,对采煤机司机的检查就是“未戴或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头盔割煤作业”等三条规定,找到了风险管控的关键节点和主要方面,有效防范了“零敲碎打”事故。二是在岗位作业控制方面,我们强化现场过程管理,实施班前抓菜单式安全确认、班中实行三三整理、班后进行总结的闭环管理。重点强化对个人精神状态、零散岗位、岗位交接班等的监管,坚持开展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加强了岗位作业风险预控。二、强化素质建设,提升安全行为能力红柳林创新培训形式,突出技能提升实战化、素质培训常态化,全面提升员工安全行为能力。一是双向培训。开展了“管理人员培训员工理论知识,员工培训管理人员操作技能”的双向培训活动。截至目前,红柳林公司在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共选拔员工教师51人,开展双向培训200余场,培训人员850余人次,提升了管理人员抓“三违”、查隐患的精准性,增强了工人岗位作业的实操性。二是全员岗位练兵。开展了以练就岗位“绝技、绝招、绝活”为主的基本功训练。员工们针对自己的岗位特点,进行技能、记忆力训练,使员工操作技能更加精准和精湛,促进了安全生产。三是全员参与学习。坚持全员学习常态化,组织开展“一年一本书”学习活动、“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话题”教育活动和“一天一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要求员工每天利用晨会和班前会时间谈心得、讲体会,做到了员工教育员工,员工引导员工。四是强化制度学习。让制度制定部门,深入基层对制度核心内容进行讲解、释疑。通过精准宣贯,让员工对制度有全面的认识,推动了员工由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五是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要求每名员工都围绕自己的岗位查找设备、工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全员岗位创新活动。制定了《全员岗位创新管理办法》,根据积分年终评选出创新状元、创新明星和创新能手,进行奖励;每项创新都以创新人的名字命名,使创新的员工受到鼓舞。目前,共申报创新项目2640项,其中70项专利获国家授权。三、强化技术应用,保障装备运行稳定红柳林公司坚持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前沿的科学技术,确保装备的本质安全。一是应用机环双检技术,提升现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我们应用了点检制和巡检制相结合的机环双检技术,分析查找设备、设施、系统的故障易发点、弱点、盲点,以设备的点检、操作环境的巡检为内容,确定点检巡检项目。机环双检技术的应用,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使设备隐患下降了75%。二是应用人机工程技术,确保人机的和谐匹配。我们以人机系统优化工程为载体,建立了包含员工身高、体重等资料的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进行了257项人机工程项目优化,并对习惯用左手的57名员工、佩戴眼镜的228名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做到了人适机、机宜人,人岗相适。三是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实现设备全过程监管。我们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设备台账为基础,对设备的购置、验收、出入库、使用、维修、改造、配件、封存、报废处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设备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监管。四是应用智能化技术,推进矿井生产系统安全管理。我们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实现减人提效、无人则安。管理人员通过手持机就可将井下发现的隐患信息直接传输至地面控制系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