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市水务局按照“围绕发展抓环境,抓好环境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项目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促进水利工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一、坚持依法行政,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市纪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规范行政。(一)行政领导进一步加强。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为强化工作责任,提高优化经济的执行力,我局推行优化经济环境“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纪检监察、人事、办公室等为成员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室对环境优化和重点岗位监督工作牵头负责,各相关科室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好相关工作。二是强化科室责任意识。制定了《关于落实lt;20XX年全省“发展环境优化年”工作要点gt;工作任务的分工意见》的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六大部分17小项,并安排到具体的科室予以落实,对职责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估。三是开展内部监督自查。根据《关于在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立项专项效能监察和重要岗位效能监督的方案》要求,确定了建设管理科行政效能监督立项为20XX年专项效能监察项目,建设管理科科长和分管局领导列为20XX年度重要岗位监督对象,受监督科室在水务网上公示其职能职责和岗位设置情况,制定工作流程图,制订规范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受监督个人将个人相关信息在水务网上予以公示,主动查找问题,开展述职讲评。(二)行政审批进一步改革。一是审批流程再优化。水行政审批项目涉及我局各相关业务科室,有的项目还需几个业务科室分别审批,为了方便办事单位和个人,按照市委、市政府“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我局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政务中心办理,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一个窗口对外,不走第1页共5页“两头受理、体外循环”,这项制度执行比较到位。同时,我们公开行政审批内容和权限,将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和审批标准等全面公开,涉及到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主动、有效地向社会公开,使行政审批行为公开透明。二是审批事项再精减。以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为依据,严格把关,按照“能减则减”的原则,进一步精简港口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清理和精简,我局的行政执法主体机构1个,行政执法依据34件,其中:行政许可15项,非行政许可7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处罚26项,行政强制8项。依据梳理情况,我们编制了职权目录和办事指南,绘制了流程图。三是审批效率再提高。行政审批窗口严格执行“一票制”收费和联审联办流程,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还将15项行政审批项目的法定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凡承诺缩短办结时限的项目,做到不拖延、不推诿。今年我局共办理水行政许可事项174件,政府集中联办件109件、承诺件65件,实现了按时办结率100%,咨询群众满意率100%。(三)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对《水政监察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分解制度》、《水政监察巡查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水政监察考评制度》以及水行政执法案件的登记、立案、审批、审核及目标管理等水政监察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日常巡查制度》、《值班值勤制度》等执法办案制度以及执法文书、执法流程、案卷管理等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规范。二是强化执法培训。上半年完成了局机关河道采砂和直属水政大队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培训,加强了水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执法资格管理,对全市水行政执法人员信息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强化了水政监察信息平台建设,细化了《水行政执法考核标准》,继续开展全市水政监察队伍年度考核。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规范处理水政违法案件举报,上半年,接到群众举报16件,件件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加强了对全市水行政执法机构执法的监督检查,于6月份对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了执法检查和年度考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并予以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