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超市的现状及发展SWOT分析摘要: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投资乡村超市,农村市场掀起了建设超市的热潮,其迅速发展有其自身和宏观坏境的优势所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村超市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调整商品结构,连锁经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建立双向物流达到双赢,发展自我品牌,提高竞争力。关键词:乡村超市;商品结构;双向物流一、我国农村零售商业的现状及乡村超市的发展农村零售商业是指面向农村市场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零售商业。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组织有较快发展,已经告别了由供销和国营商业部门一统天下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组织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组织体系。(一)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逐步提升。目前,农村既有“夫妻店”、“代销店”与集贸市场等传统流通业态,也有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一是农产品交易由过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卖等现代方式,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二是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以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等传统方式为主,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场。2005年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夫妻店”、“代销店”,建设标准化“农家店”。供销合作社系统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经营网络,自建与合建连锁、配送网点近10万个,50%的消费品零售已纳入连锁经营和配送体系。(二)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核心主体。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引进外地龙头超市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对传统的农村流通企业进行改造重组,明晰产权关系,发展新型业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加盟或自愿连锁的方式,加入到农村连锁超市经营业态中来,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的消费品零售网络水平。二、乡村超市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1)种类齐全,明码标价,超市一词原于国外,英文名SUPERMARKET,即超级大市场的意思。它把原先分散在多个专卖店的商品集中起来,统一按不同用途分类放置在货物架上,便于消费者一次性购买或选择性购买。再者超市物价合理,采取明码标价,农村消费者也买得放心。(2)对市场反应快,灵活性强,目标受众近由于乡村超市经营规模小,经营者经常直接面对顾客,所以他们对顾客的需求变化能较早地发现与了解,对顾客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能很快接受或采纳,以增加或改变商品结构和自己的服务水平,灵活控制经营范围和种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农民走出家门几步就可以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3)投资少,风险小乡村超市或是连锁经营或是单店经营,由于超市经营面积有限,一般是100到300平方米。货品数量比乡村传统商业店可选择性强,比大型超市少。超市服务人员约5到20人。对于农村人来说,这是一种新颖而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力很大。竞争性比较小,风险低,利润空间大。2劣势分析由于乡村超市的发展还处于起步的过程中,就必然存在某些前进的阻力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分析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1)经营规模小,商品品种少,进货渠道不正规,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由于农村超市是由传统的零售商店或者家庭店发展超来,所以面积有限,一般是100到300平方米,有点类似于大城市的便利商店。店面有限,就直接造成货架拥挤,摆放凌乱,甚至有些蔬菜类经营采取地摊摆放。由于超市多是个体自主经营,企业主的随意性就很大,尤其是副食品的批发多是当地小工厂小作坊的产品,其质量很难达到标准,虽然便宜但不卫生不健康。日化用品也存在这些问题,虽然价格比县市里的大超市便宜很多,但其质量不能保证。贪图便宜的人去暂时购买这些产品,但是从主流发展来看,人们将会更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保障。(2)商品数量少,库存不足。由于超市经营面积有限直接导致商品数量少,超市经营者大部分属于个体经营,资金不足或对于市场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心以及传统的稳扎稳打的心理也是导致商品数量少的原因,再加上农村物流系统不完善,存货不足,很容易造成某种或某些商品的供给不足甚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