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局长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个人述职报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按照市委综治委、政法委创新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的部署,由市司法局牵头实施的项目是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社区矫正、大调解体系建设和普法宣传。其中前三项又是市综治委、政法委确定的重点项目。今年,我们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以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按照市综治委确定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分工,紧紧围绕我局牵头实施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四个项目,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尤其是新班子组建以后,我们迅速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了“强管理、提素质,创特色、求实效,树形象、争一流”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在大局上作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在难点上求突破”的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了四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的目标管理、工作例会、定期通报、联系基层等有关制度,强化了工作落实措施,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6月份,市局党组成员分赴联系县,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随后召开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四个项目的工作要求。近日我们又召开了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左权现场会,传达贯彻了市委政法委灵石会议精神,总结观摩了xx县人民调解的体系建设的经验,客观分析了各县(区、市)四个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落实四个项目的责任。主要工作述职如下:一、“大调解”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在维护我市的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大调解”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举措,市委、政府、市委政法委予以高度重视。年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苏平带领考察组赴江浙两省进行考察,市委书记张璞专门第1页共4页听取了考察组的报告,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起草了实施草案,形成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意见》。6月18日,召开了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及时进行了安排。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行业性调解组织中实行“四统一”的通知》,7月29日,举行了市直九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行政调解中心授牌仪式,李苏平书记就进一步推进“大调解”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大调解”体系建设的落实。“大调解”体系建设是我市的一项创新工作,也是我市的一项特色工作,目前有两方面突破:一是在县级“大调解”平台上有一定突破。以左权为代表的县级调委会平台发挥作用。xx县委、政府出台了《xx县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每年县财政补贴经费30万元。今年以来,他们以县人民调委会为平台,构建“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上半年县调委会受理矛盾纠纷120件,接待群众近千人次,当场咨询疏导矛盾纠纷93件,申请调解案件27件,结案27件。当场兑现的有26案,涉案金额100多万元。二是在破解基层人民调解经费瓶颈问题上有较大突破。市司法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实施“以案定补”的意见》。目前已有左权、寿阳、灵石三个县落实了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制度,其他县市司法局也正在抓紧落实。“大调解”体系的建设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半年,全市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642件,成功调解5065件。特别是我们还组织各级调解人员参与服务重点项目和工程的保障护航活动,开展“清障除碍”行动。仅xx县银亿宏峰征地补偿一案,调解人员就协助与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180余份。二、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在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方面发挥作用4月,李苏平书记带领市司法局等部门负责人,赴XX省xx市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题考察。之后,我们起草了具体落实意见。市司法局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编办、财政局第2页共4页等九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选定榆次、灵石、寿阳、昔阳、左权五个县(区)作为试点,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县(区)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运用gps信息监管系统,加强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