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矛盾的过程,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既有下面的,也有负面的。全球化促成以军事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向以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的转变。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最高利益和目标。以往的国际体系是一个弱肉强食,谁也管不了谁的无政府主义的世界。在无政府状态下,一些国家通过发动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被侵略或受威胁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又不得不扩大和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于是形成了以军事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我们所以在这种安全观前面冠以“传统”二字,是因为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任何主权国家的安全都是由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构成,并靠军事手段来维护。这种以军事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在冷战时期表现得最充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处于严重的对立和冲突之中。在历史上,这种安全观曾产生过严重的后果。一是反自身的安全建立在别人不安全的基础上,导致安全——不安全的恶性循环,酿成历史的无数次战争,特别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是引起疯狂的军备竞赛。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生产和储备远远超过威慑的需要,甚至达到反整个人类消灭数次的荒唐地步。经济全球化开辟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安全开始从生存层面向发展层面倾斜。靠武力占领别国领土,掠夺别国资源来扩大“生存空间”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划不来,使用武力的代价越来越大而好处越来越小。战后日本和德国复兴的经验表明,他们不是作为军事大国,而是作为经济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他们从科学技术和商贸活动中得到的好处远比其前辈从侵略和征服中得到的要多得多。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体系虽然不是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但已不是从前的无政府主义世界。当前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各种国际制度和规范日趋完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成为国家间全作的主要形式,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建立控制冲突,消除军事威胁的合作机制,降低了国家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客体随着国家利益多元化不断增多和细化,已从政治和军事的传统安全安全领域扩大到经济、科学技术、生态环境、文化和社会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产生了以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如果把国家安全看作一个系统的话,它是由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要素构成。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非常集中地体现在这些要素上。1、全球化对政治安全的影响。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与核心。一个国家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无法生存下去。当前的全球化趋势虽然没有改变主权的基本原则,但对主权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全球化所形成的物质流(资本、商品、技术、人才)跨越国界的自由流动,使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及跨国公司控制和干涉属于他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成为可能。在全球化中,规范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全作的各种国际制度大多是由发达国家根据他们的利益和价值观制定的,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他国家正常行使主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扩大使国家政治边界形同虚设。信息革命一方面削弱了某些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的主权,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某些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地位和主权,对发达国家有利。上面提到的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并不是说我们赞同西方政治家鼓吹的“主权有限认论”和“民族国家消亡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的进程都需要得到曙家的支持和保护。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融于国际社会都需要享有同时又让渡某些国家主权。问题是在让渡和享有、权利和义务之间找到一个把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2、全球化对军事安全的影响。军事安全就是要有巩固的国防和足以威慑和抵御来侵略的强大军队。战争全为政治的继续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一句名言:“你想要和平,你就得准备战争”。正是在这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国家在冷战时期开展了军备竞赛和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结果把人类拖到核大战的边缘。20世纪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