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传统银行贷款机制的比较及政策建议目录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文献综述1.4研究框架1.5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2.1概念界定2.1.1P2P网络借贷2.1.2P2P网络贷款平台2.1.3传统银行业贷款机制2.2相关理论基础2.2.1P2P网络借贷的特点2.2.2P2P网络借贷的影响因素2.2.3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第三章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传统银行业贷款机制比较3.1从适用范围上分析3.2从网络技术角度分析3.3从监管角度分析第四章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4.1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分析4.1国外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分析4.2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两种平台中交易违约概率的实证分析与比较5.1基于风险管理角度对P2P借贷行业的总体分析5.2传统银行借贷机制中交易违约程度的实证分析5.3网络P2P平台借贷机制中违约程度的实证分析5.4两种不同平台之间的对比与分析5.5得出的结论第六章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政策建议6.1降低P2P网络贷款平台运营风险6.2规范管理,积极降低客户违约风险6.3加强网站的安全保障措施6.4构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机制6.5建立有效的检测体系和P2P网络贷款征信机制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不足之处和展望参考文献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的方式来比较P2P网络借贷平台和传统的银行借贷机制的异同。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我们首先翻阅了前人的一些文献资料,明确了银行借贷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些准确概念。在第三章中,我们对这两个平台做出了一定的比较和分析,其中包括从适用角度,网络技术角度和监管角度进行的一些分析。之后,文章比较了国内外的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些区别和联系。文章中罗列了一些著名的P2P借贷网站,包括国内的拍拍贷,红岭创投,安心贷等等,也包括国外的一些知名借贷网站。文章重点比较了这些借贷网站的盈利模式,架构特点。如果网站的线上服务平台有一套成型的算法的话,也会将其拿来进行研究和比对。我们建立了风险投资组合模型来衡量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情况,由此算法构建出了基于贷款人的自动投标机制。第五章则是全文的重点。我们通过运用实证的数据来对传统的银行借贷机制和P2P网络借贷机制进行纵向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利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对这两个机制分被进行实证分析,对模型求解之后,通过导出的数据结果,思考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充分地运用了经济学软件eviews带来的便捷性,利用Granger检验等措施比对了借款人的信用机制对他的违约程度的因果性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模型对这两个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结论。最后,我们根据前述的分析情况,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以下五点中肯的建议:(1)降低P2P网络贷款平台运营风险(2)规范管理,积极降低客户违约风险(3)加强网站的安全保障措施(4)构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机制(5)建立有效的检测体系和P2P网络贷款征信机制。关键词:Granger因果性检验P2P网络借贷平台回归分析风险投资组合模型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随着银行P2P信贷的逐渐建立和完善,民间P2P信贷也开始流行起来,许多大公司都以不同形式展开了自己的P2P信贷业务,互联网产品可谓是各具特色。以“金融和法律偏向”起家的“安心贷”通过其深远的金融和法律背景,由线下做到线上。他们严格的审查机制以及面对面的中介人员与借款方的互动,从法律上保证了每一笔交易的安全性,使得坏账数为0.但是,它也因此牺牲了快捷性,并且由于需要许多人在线下对借款人进行互动,所以“中间层的成本”过大,导致了贷款人的收益不高。“拍拍贷”则完全不需要线下的互动,他们的研发人员主要是具备“计算机背景的一拨人”,他们通过拥有着几百个指标的安全体系以及周密的算法来完成借贷双方的安全性的考量。另外,他们通过在P2P信贷交易平台上面建立社区以及论坛实现了“安心贷”所没有的互动机制,而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的利益不能得到100%的保障,他们只能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指标以及自己对借款人在线上社区或者论坛的互动来得到双方的默契,但是这一过程必然还是伴随着些许风险。红岭创投则采用“担保人”的方式,将每一笔交易的风险转嫁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