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xx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切实摸清全县蔬菜生产现状,找准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本县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化推进步伐,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农牧局的工作安排,我中心组织有关人员于2008年于4月21日至25日组成了调研组,就全县蔬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作为XX县区、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依托西华、东华、安口、策底等乡镇,以建设塑料大棚和高效日光节能温室为重点,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精细菜种植,努力提高蔬菜基地生产规模,蔬菜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商品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复种面积1.3万亩,蔬菜基地2000亩,建成塑料大棚818座,今年新建370座。主要分布在东华镇、西华镇、安口镇、策底镇、神峪乡5乡镇,在东华黎明川、西华镇西塬村、策底镇策底坡村、安口武村铺神峪乡吉家河村建成5个蔬菜基地示范点,主要实验、示范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以满足全县蔬菜市场的需求,基地蔬菜技术指导业务由农技1中心技术干部进行全程技术服务,棚内主要种植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辣椒四个主栽品种,地膜蔬菜以辣椒、西红柿、架豆为主,露地蔬菜以甘兰、西芹、萝卜、白菜为主。引进推广的新品种有大韩白春萝卜,盛春大白菜、日本南瓜、朝研牛角、美国西芹,引进试验的新品种有乳黄瓜、高丽及早西葫芦。近年来,蔬菜种植收入在农户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马峡镇蒋庄村的石宝珠、石国栋两人各承包日光温室两个,年均收入均在2万元左右,占全年经济收入的80%;东华镇南村沟的王治国蔬菜面积3.5亩,亩产值2000余元,占经济收入的50%。在这些重点户的辐射带动下,绝大多数农户蔬菜生产第1页共5页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提高了农户积极性,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二、投入情况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蔬菜产业高度重视,对蔬菜种植户给予政策扶持。2008年初,地方政府共投资165.2万元,对蔬菜基地进行扩建、道路及水渠的修建和维修。其中东华镇投入142万元用于基地渠系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和塑料拱棚的搭建,新建塑料拱棚200座;西华镇投入4.2万元新建塑料拱棚28座;策底镇投入10万元新建塑料拱棚76座;安口镇投资3万元新建塑料拱棚250座;神峪乡投入6万元新建塑料拱棚100座和农户统一育苗。这些政策性扶持加之近年来蔬菜价格的上涨,大大提高了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蔬菜产业已成为大多数蔬菜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三、存在问题和制约性因素1.基础设施滞后。原先发展的蔬菜基地,由于城市的扩建,大面积菜地变成城市用地,新建的基地,由于基础设施,主要是灌溉设施不配套,使蔬菜种植举步维艰。黎明川、西华川、策底、南川、神峪以往发展蔬菜生产都是采用临时灌溉的方式,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影响蔬菜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因。2.部分乡村群众认识不明确。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极为严重,各方齐抓共管,大力开发蔬菜产业的工作合力较弱。部分乡村群众对开发蔬菜产业可增收认识不明确、信心不足、决心不大,他们认为由于华亭气候冷凉,种植的大棚恰好同XX县区、平凉的露地菜上市期相同,大田露地菜上市集中,难以取得高价,所以说在华亭种菜不如贩菜。由于大量劳务输出,造成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对蔬菜种植缺乏深入认识,部分群众生活比较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良种及所配套的物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波也影响着农民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一些村社干部缺乏对产业化的认识,工作不力制约着产业化发展。3.资金投入不足,影响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投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外界对农业投资缺乏热情,仅靠乡村农户投入,只是杯水车薪。就全县范围看,政府对农业开发缺少信心,加之蔬菜设施要求投资较大,没有第2页共5页较好的设施作保障,蔬菜产业难见效益。农民的投入有限,不加大投入力度,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4.技术网络不全,力量薄弱,服务作用发挥受限制。蔬菜技术指导职能归到县农技部门,县农技中心现有职工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蔬菜专业的仅6人,既有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又有工作指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