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观后感10篇《面对面》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丽芙·乌曼/厄兰·约瑟夫森/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主演的一部剧情/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面对面》观后感(一):伯格曼又一部以爱拯救的片子言说出来的部分都是在说童年创伤、成长阴影,像弗洛伊德一样令人反感。但是,女演员演得太好了,演出了个人的(病态)性情,这才是基础吧,在病床前、托马斯面前,她吐露出那么多时,我意识到这点。人生终究是孤独的,能够倾听和让自己讲述出来的人要离开,去牙买加,据说那里能恣意生活。(哪里可能有自由呢?)女儿说,妈妈我听不懂你什么,妈妈你从来没有爱过我。整个片子像是Jenny的寻找过程,开始一直困惑、痛苦:我为什么如此害怕?我为什么总是充满负罪感。颤抖着自我安慰:我不孤单、我不害怕、我不绝望。结尾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答案,看着爷爷奶奶的相处,告诉自己,爱是无处不在的,包括死亡。这一结尾,与《犹在镜中》《冬日之光》一样,都是让爱出场来拯救、来给予希望。如果排列一个“虚矫”程度的顺序,《犹在镜中》最甚、《冬日之光》最自然含蓄、此片居中。很强的感觉,女主的演技拯救这部片子。(非影评。只是感觉。短评超字数。)《面对面》观后感(二):了解你自己什麼是你真實的情緒?什麼是你真正的想法?因為在你平和的微笑中我看不見隱藏的真相。柏格曼用《面面相覷》探討了觀乎「現實的虛偽」與「需求」的關係,正如片中麗芙烏曼飾演的心理醫生卻自己包裹著嚴重的心理問題,越是有社會地位外表光鮮的人、俞難找到可以溝通訴苦的對象,媒介渠道有、但顏面難以放下。對身邊親友的不滿或愧疚、看待生命的輕和重、在愛和性的欲念中艱難抉擇,把自己偽裝得清高又不食人間煙火,其實心理承受力卻已快接近腐化。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隨著夢境和昏迷逐漸加深糾纏,當夢魘纏綿上病榻中的女主,她為自己的草率行為後悔時,觀眾才略為能揣測前面常在午夜夢醒時分如同鬼魅般出現的老女人,或許是心魔、也可能是死亡陰影的化身?聰明的是,柏格曼沒有說破答案。惡夢漸入高潮,女主見到了往昔各種病人,但她還是打發式地敷衍他們,即便是自己的外公;我想起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潛意識映射出幻境,在此刻是女主角最害怕的人事物、並將她囚禁提醒她醒來後必要做出決定,提醒她:只要還活著,就不能用逃避改變現狀。再次見證了麗芙的驚人演技,多顆特寫鏡頭由她與旁人的講述搖轉到她直視鏡頭、打破和觀眾的屏障,直接拷問著我們的軟肋。#面面相覷#柏格曼影展#對我來說是相當驚悚恐怖的影片《面对面》观后感(三):“人到老年是一场灾难,每天过着地狱般的日子。”开头那个摸自己奶头然后手伸到嘴巴里舔的女精神病患者让人崩溃。“人到老年是一场灾难,每天过着地狱般的日子。”他怕自己老年痴呆怎么办。精神科医生也有自己没法解决的精神问题,就是拒绝爱。她跟丈夫离开久了,有一个不错的男人朋友,可是她还是不能接受,最后还是分了。要调情外遇的男女因为互相鄙夷,或者讨厌那种例行公事,所以说白了,就不做了。差点被某个病人的家属强奸,后来以“她太紧了”作罢,但是她渴望他的进入,汗,因为她那里又紧又干。“当你努力迫使自己淡然地看待事情,就会感觉事情真的从没发生过似的,你不觉得吗?”她看到某个老女人,那就是将来干枯冷漠的她。“人生总有一些特定的时刻,是你不得不去经历的。”她躺在床上,手指头顺着墙壁的划痕移动,蜿蜒而上,垂直而下,什么寓意?“我讨厌老人,讨厌他们身上那股味道,让我透不过气。”“一种自私的畏惧,人不应当暴露自己的缺陷。”受过歇斯底里的创伤、争吵。“我希望有人过来狠狠敲我一下,那样我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生生的。我不断地重复,说不定有一天我会成为真正活着的人”“听人在说话的时候,能确定那声音是来自一个与我类似的个体,接吻的时候,能感觉到那是实实在在的一双嘴唇”小女儿怀疑母亲,坚定地说“不管怎样,你从来没有爱我,这是事实。”女儿独立了。看到老人虽然快死,但有老伴相伴左右,直到死亡。“爱是无所不在的,无所不包的,包括死亡。”《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