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汇报提纲20XX年.10.6提纲摘要。村民自治是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伟大创举,不仅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也丰富了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但是,我们在看到村民自治兴起到现在取得的傲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现实中许许多多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因素。本文根据中国当代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在我国特殊国情与历史因素影响下,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制约村民自治因素的建议、方法,进一步推进探索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途径。关键词:村民自治制约因素发展途径正文中国是个农业大国,7亿多人口扎根农村,所以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农民问题”历来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优化“农民问题”,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农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充分享有民主的权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就是村民自治。自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正式实施以来,村民自治已成为在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已经更加成熟,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农村带来惊人的变化。在看到卓著成绩的同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村民自治也存在仍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一、村民自治的发展现状(一)“村民自治”的概念的普及(二)对于“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的了解(三)村民政治参与的不断强化第1页共2页二、影响村民自治发展的制约因素(一)镇(乡)政府越权行政影响村民自治(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村民自治(三)村民文化水平的制约影响村民自治(四)自治主体虚化影响村民自治(五)部分村委干部腐败滋生影响村民自治(六)民主制度部分缺失影响村民自治三、村民自治发展途径探讨(一)理顺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二)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物质水平(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树立法制意识和民主观念(四)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四、结束语村民自治对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中国农民符合探索民主发展之路的创造性实践。村民自治的实施有利于在中国农村形成良好的政治环境,并塑造具有积极政治参与意识和认同感的现代化民主自治,有利于广大农民参与和自已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活动。当前,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体制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历史进程中,加深农村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将会对中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村民自治的实践和创新将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很多方面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五、参考文献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