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调查报告篇一: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次调查针对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展调查,按照调查结果进展数据分析、处理、研究,以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找出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缘故和处理征询题的方法。调查说明:(1)山东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但是锻炼情况不容乐观,锻炼时间、频率达不到国家要求;(2)加强体质、减肥、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压力、兴趣娱乐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3)慢跑散步、乒羽网、篮足排、自行车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4)自发结伴和单独行动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方式;(5)本身惰性、场地设备限制、天气条件、学业太重是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要素。(6)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及考核方面存在不少征询题,学校没有发挥出在推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应有的作用。【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正文】随着“山东大学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的启动,山东大学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旨在吸引广大青青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这再一次提示了我们课外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到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为重要的征询题。不断以来,国家和高校都特别注严峻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情况着实堪忧,心血管系统才能,呼吸系统功能、力量、协调性耐力均仅仅出于及格水平,大学生体质情况总体不良[2]。这种情况与大部分学校教育的“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体育”有着直截了当的关系。尽管大部分学校在近年来都开始注重体育,对体育的教育、考核方式进展了积极的改革,举办大量的体育赛事和活动但是在发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方面却明显滞后。学校往往只注重体育赛事、活动的外在宣传效果,但是关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整体情况关注度极为有限。课外体育锻炼关于大学生的全面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学校正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无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次调查针对山东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展调查研究,旨在觉察征询题、处理征询题,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构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越来越多的终身体育者,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的深化贯彻施行。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文献材料法。按照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期刊和论文,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撑(2)征询卷调查法。按照选题的目的,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征询卷》,以山东大学济南市的6个校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征询卷,回收有效征询卷320份。(3)访谈法。在发放征询卷的同时在各校区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同时与本校体育学院的校区主任、任课老师进展座谈,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教育考核的相关征询题进展了征询和调查。(4)数据分析法。采纳SPSS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展了数据处理、分析。2结果与分析2.1调查数据根本分布情况(注:下文将人文、社科学生并称为“文科学生”,理科、工科、医科学生并称为“理工科学生”)2.2大学课外身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积极稳定,而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又能够产生良好的锻炼行为。因此,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强度是衡量体育态度的重要指标[3]。2.2.1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表4的调查数听说明,山东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并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根本每天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总体比例的9%,每周锻炼3~5日的学生占总体比例的13%,而每周只参加1~2次和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总体比例高达78%。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实行的体育人口标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4]才能算是体育人口。那么,我校大学生仅仅有22%的大学生符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