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华北啤酒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对于中国啤酒来说可是“峥嵘岁月稠”,中国啤酒并购狂潮日未定,洋啤辖巨资卷土重来,中国啤酒在改善资本结构的同时,也在微笑着容纳世界资本……年终岁尾,又是啤酒企业紧锣密鼓地制定2003年宏伟蓝图地时候了:伟大构想、宏伟计划、恢弘变革、史无前例地营销轰动、超常规发展、历史性地突破……而我们在日理万机中能否抽出片刻时间来回顾一下,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究竟干了多少可圈可点的事,干得怎么样,还有在那些问题在新的一年里能否可以解决,怎样解决。本文是我们历时三个月对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啤酒市场做了一些相关的调研(本文抽取了一部分地区的调研数据作为参考)。在对一些重点城市,及县、镇、农村进行一些比较全面的调研基础上,结合了一些相关的行业分析,提炼出了一些市场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这些普遍问题提供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整体解决方案。下文简述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市场调研部分(略)第二部分:行业分析部分第三部分:存在问题部分第四部分:解决方案部分第二部分:行业分析部分一、宏观环境分析1、在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国家将继续刺激消费增长。2、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啤酒行业销量将继续增长,年底有望超过美国,达到2600万KL,增长率达到5%。3、2003年是“青岛啤酒”100年庆典,青啤集团整体形象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将伴随各子公司业绩的持续发展。4、“华润”天津公司的扩产成功,必将对华北啤酒市场形成新一轮的冲击。“燕京”、“青岛”、“华润”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其它啤酒企业的继续存在,市场营销也将“众彩纷呈”。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行业购并进一步深化,啤酒企业集中度逐步加强,竞争趋于白热化。2、外资携资本优势正在进入中国,未来外部环境处于摆动阶段。3、城市市场依然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尤其是发达城市的边缘地区。4、华北地区啤酒消费量发展预测表三、产品发展趋势分析1、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将加快,尤其是一些新品种将成为消费的热点。2、外部形态:640ML、630ML、500ML、330ML,瓶形趋向差异化。3、规格1×24、1×12、1×9、1×2,尤其1×12塑箱以成为新兴力量。4、品种:清爽、醇和、纯生、小麦、全麦、果啤、特啤。5、城市市场居民消费观念趋于品牌化,口味侧重淡爽;农村市场口味偏重习惯将进一步保持。四、竞争形势分析1、以北京、天津为首的中心城市市场高档与低档啤酒成两级分化状态。2、高档(5元以上)品牌集中度分散,档区内无领导品牌(百威、喜力、青岛、燕京各占一角)。3、低档(3元以下)竞争激烈,区域化色彩浓厚。4、燕京的占有率在50%左右,为华北区域的行业领导者。5、华润旗下雪花、新天津、莱格销量增速明显。五、华北啤酒市场发展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目前国家的整体局势是: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关系和谐,经济繁荣发展,改革在继续深化,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中国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继续拓宽。国家政治的稳定为积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发展。2、经济环境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开始与WTO全面全方位进行接轨,世界贸易合作的加强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02年国民经济将保持7%的增长速度,乐观预测将达到7.4%。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继续升级,西部的“奶酪”越发诱人。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北京,已经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奥运为主题的经济热点将会进一步升温和增多,消费者价值的趋向和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啤酒事业平增许多机会。3、啤酒市场同行业情况(1)全国啤酒产销量及发展趋势2001年我国啤酒产量为2301万吨,居世界第二,估计2002年产销量为2400万吨。2005年预测2500万吨,进入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预测为3200万吨。历史五年发展及未来发展预测(单位:万吨)(2)华北区域内啤酒产量及发展趋势华北区域啤酒产销量发展趋势(单位:万吨)(3)区域内人均消费量与全国人均消费量比较据统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