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办纪检监察工作报告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大量流向农村,与此同时,上级对资金监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通过抓制度建设、抓资金管理、抓机制创新、抓规范运行、抓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让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在保障涉农资金安全运行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一)抓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涉农机制。近年来,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出台了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逐笔公开、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村级项目资金第三方监管、村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村级组织运转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为规范涉农资金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抓资金管理,激发监管体制新活力。为管好用好专项支农资金,做到规范划拨,规范结算,确保各项惠农资金拨到项目实施村,杜绝截留、滞留、挪用、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20XX年,出台村级项目资金第三方监管办法,通过引入富阳农村合作银行,对村级项目资金实行第三方监管,有效加强村级项目资金监管。同时,全面规范项目资金的审批和拨付流程,明确施工单位、行政村、乡镇街道、农村合作银行等各方的工作职责,并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拨付资金,有效加强村级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进一步完善村级项目建设资金的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三)抓机制创新,加强源头管理力度。项目建设前期的申报、公示等的审核把关十分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涉农项目和资金量都在逐年增加,农办纪检组要求所有涉农项目都要按照申报要求严格把关。通过富阳日报、党政办公网等载体,对申报项目进行公示,杜绝项目申报的不透明、信息不公开。在农办门户网站开设“阳光工程”专栏,重点就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专项资金两项内容进行公示公开,加大了农办项目资金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制定严格的项目运行图,即第1页共2页通过基层申报、筛选审核、联审、集体决定、公布实施、检查验收、集体联审、市政府审批、公布兑现、跟踪评价等流程,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四)抓规范运行,认真开展职权清理。全面编制农办权力运行清单,在项目申报、审核、检查、验收、拨付等重要环节,严加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专项资金操作规程清理工作,对专项资金的行使依据、补助标准、申报对象以及运行流程进行专项清理,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同时,在对干部的管理上,做到“明确职责、定岗到人”,对每一项行政职权都按照事项编号、事项名称、服务对象、办理依据、征收依据和标准、办理机构及地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办理时限、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办事流程等方面列出清单,切实加强对干部权力清单的监管,强化项目建设的规范化操作。科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各阶段的风险系数,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让每位干部职工了解岗位风险,了解“越规”后果,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防范廉政风险。(五)抓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一方面,通过加强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扶助资金发放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业务素素,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在工作中不出差错、少出差错,严格履行好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认真履行纪检组监督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涉农项目资金监管是否到位,关乎着农村的发展和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将切实履行好涉农资金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在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农村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