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写作及技巧一、关于选题选题要针对现实而言具有实用价值,判断选题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就是看选题能否“解决现实问题”,能否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冲击、如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县域经济中如何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当把选题的现实意义放在第一位。学生选题时要具有学术敏感性,要对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你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社会针对性,但本课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如果不能从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角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就不具有什么学术价值。选题一定要有“创意”,创新则有学术价值,无创新就没有学术意义。创新的途径有很多种选择:(1)找冷门。一般地域偏僻、社会底层的很多问题容易被人们忽视,研究较少,针对其展开研究是有意义的。如近几年文学院的学生针对小地域方言进行选题研究,成效明显。经济类学生可以针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选题,也是很好的研究路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利用自己对家乡经济发展比较了解,社会关系好的优势展开调查研究,也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如“汉川马口镇棉纺织企业集群发展”“应城市石膏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城汤池文化营销模式”等选题就比较好。(2)延伸创新。冷门问题的研究一般研究资料较少,学生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完成选题研究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不愿意在此方面进行选题。那么也可以针对热门问题展开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的、有争议的、研究不够深入的方面进行延伸拓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策、方案,就是延伸创新。延伸创新对学生的资料占有量、总结提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就只能是“炒现饭”。(3)方法和视角创新。同一个选题,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一样,其结论有很大不同。比如关于“孝文化”的研究,就可以从文化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城市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选题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是现在比较提倡、也是较易出成果的研究方法。选题的难易程度主要是指选题的范围大小、深浅程度、新颖程度等。对于本科生而言,基本上是第一次写论文,范围太宽论点容易分散,整体架构难以把握,范围太窄容易导致切入点过小、无新意、篇幅过短等问题。题目太深则学生知识能力达不到,难以完成课题研究。选题难度要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二、关于开题报告和依据选题研究的目的、依据就是要求选题者说明为什么要研究本课题,研究后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从课题重要性、问题性和学术性三个方面来阐述。重要性就是阐述你所要研究的选题涉及到的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有什么影响、是否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问题性就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行业、产业、企业或者区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不存在问题或者你发现不了问题,选题就没有依据和价值,因为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就是要针对你所研究的领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学术性一方面是指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研究好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研究空间,才能有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学术性是指你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与别的学者有所不同。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换也是一种创新。有的课题非常重要,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学术界长期关注,研究的非常系统深入,很难创新,那么你的研究就不具有学术价值。只有比较系统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问题性、学术性,才能让指导老师或者别的学者了解你的选题背景、现实针对性、学术上的创新性,才能认识到你的选题的目的和价值。一般阐述选题的意义可以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展开。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对本科学生来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