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我们可以领会到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的思想资源。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出来的幻想,是掩蔽显示关系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教育来代替革命实践的幻想出发,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包括:一:社会存在是一切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基础和来源。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映.也是完全独立的。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中。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与当时的工业关系和交往关系有必然的联系.思辨的唯心主义者热衷于脱离现实生活来讨论精神或宗教自身的发展.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四:意识形态具有滞后性。它落后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五: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歪曲人类史。我们需要真正的认识历史,就需要看到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即社会存在。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历史辩证法的观念。六:意识形态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终结。而破解这种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处理是革命实践。无产阶级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只有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摧毁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扬弃意识形态的本身。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理论批判是重要的,这种批判必须立足于现实。因此,无产阶级是一种阶级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是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刻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无疑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的。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发现,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类社会以及历史做出科学合理地说明,他在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某种“哥白尼式的转折”,从而为我们认识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种转变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这个过程转变完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并且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意识形态在当时社会现状主要用来表达被颠倒了的虚假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思辨哲学神秘化,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颠倒性,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曾经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很多观点是第一次被确立或论述。比如说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并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