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中国文化史学习概要A说明:1、本概要为指导学习要点,并非复习或考试范围。请勿理解错误。2、学习要点包括必须掌握的概念、知识点和文化史的理论。3、学习要点以外的知识要求一般掌握。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知识概念,应当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1、华夏华夏雏型由夏商周三支不同的主要来源复合而成,至西周已融为一体,在黄帝建立的大部落联盟中发展起来,他们已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并以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作为族称。周自称所居地区为“区夏”,周所封诸侯称“诸夏”;奉行周的礼仪文化的人民称“华”。到春秋时,“华夏”既是族称,也是地理与文化的概念。今天华夏民族指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国所有民族的统称。2、中华秦以前中国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秦以后指中国所有地区。周自称所居地区为“区夏”,周所封诸侯称“诸夏”;奉行周的礼仪文化的人民称“华”。今天“中华”既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国所有民族的族称,也是地理与文化的概念。3、道“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存在,并且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神秘本原。4、玄武西汉以后,原始动植物崇拜的四灵之一的蛇和龟的复合体,成为四方神兽之一:北方玄武。5、四方神兽西汉以后,原始动植物崇拜的四灵:麟、凤、龟、蛇和五行四方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等四种神兽崇拜。6、赵公元帅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财神赵公明,受封为正一玄坛元帅。7、门神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家庭守护神。原为神荼、郁垒二神,后演变为唐代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8、本朝家教唐代皇帝姓李,尊崇老子李耳为祖,所以称道教为本朝家教。9、帝师制度元朝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元世祖忽必烈召请西藏名僧八思巴东来,受佛戒,并在即位后封为“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从此建立帝师制度。10、八思巴西藏名僧,元朝国师,全国佛教领袖,西藏最高军政长官。曾为元世祖忽必烈创制以藏文字母拚蒙古语音的新蒙古文字八思巴蒙文。11、诸子百家春秋时期涌现许多思想家。“诸子百家”并非确指,而属泛称。班固作《汉书·艺文志》则将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并列举“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后人举其大略,简而言之称“诸子百家”。1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引发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就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众多思想家们从不同的经济利益、政治地位出发,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造就了哲学领域的繁荣,促进了人们对生命意识的深刻思考,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并为后来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奠立了深厚的根基。13、十三经宋代以后中国官方颁定的儒家经典13种:诗、书、礼(周礼、礼记、仪礼)、、周易、春秋(左氏、公羊、毂梁传)等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共13种。14、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尚书、诗经、周易、春秋、周礼。15、杀青古代以竹制简,把它劈为两半,有竹皮的为竹青,另一面为篾黄。便书写必须烘干其水分,叫杀青、汗青。16、宗祠宗族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17、郡望门第封建社会强宗大族、高门望族以祖籍、门阀区别宗支,标榜高贵的标志。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家族中的深刻表现及其制度化。18、药王孙思邈唐代道教学家、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时称药王菩萨。15、《开元道藏》道藏一词,始于唐玄宗时期,唐朝统治者为了利用道教更好地服务于其统治,于是在开元年间开始编纂《道藏》一书。为了保证道教经典编纂工作的质量,唐玄宗下诏,将崇文馆改为崇玄馆,以培养精通道义的人才,并在全国推行道举制度,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作为开科取士的经典。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准备,崇玄馆拥有学生一百人,助教、博士各一人。这些精通道教理论的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全国各地收集道经,然后分类整理加工,最后汇总,编成中国第一部道教教典的百科全书《道藏》。因它编于开元年间,所以也被称作《开元道藏》,但在当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