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三农工作专题调研讲话我到连云港工作已有两个多月,前一段时间,已经到四个县作了一次调研,那次主要是了解一些面上的情况。这次抽出四天时间,就“三农”工作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听一听基层同志的意见,看一看农村发展的情况,理一理“三农”工作的思路。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向全市各级各部门表明这样一个态度,就是任何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切实把我市的“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在抓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为搞好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超前作一些谋划和准备,确保我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富有成效。四天来,我们跑乡村、进农家、下田头、到工地,察看了一些发展现场,访问了一些暂时还处于贫困之中的农户,看望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听了四个县的农村工作情况汇报。一路看下来、听下来、议下来,我的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对全市的“三农”工作总体上有这样几点印象:一是有位置。我看我们的县、乡、村,各级都能够把“三农”工作摆上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措施。像XX县区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经济民营化、就业多元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展开农村工作;XX县区始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农村工作思路;XX县区围绕“一纲四目”,以“三进村、五到户”为纲,以龙头企业、品牌农业、劳务输出、安民强村为目抓好农村工作;XX县区认真实施“工业化强镇、产业化富民、城镇化带动、规范化管村”的农村工作策略,并能够把基层基础工作夯得这样扎实,我感觉很不错。这说明我们的各个县针对“三农”工作,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二是有基础。首先是组织领导工作有基础,诸如四级联动、结对帮扶、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农民专业协会、外出打工人员党支部等都是比较好的组织形式,对推进农村工作都起到了第1页共13页比较好的作用。其次是农业基础设施有基础,在调研途中,我们看到各县基本都是田成方、林成网、渠成系,让人看了爽心悦目,农业有这样的基础,只要我们肯努力不愁上不了新的台阶。还有实际工作有基础,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农业结构调整;无论是农民劳务输出,还是农民的技能培训;无论是鼓励农民创业,还是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还是创汇农业的发展,我觉得都有一个不错的基础。三是有特色。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个县、各乡镇大都形成各自的特色,像赣榆的海洋经济、设施蔬菜,东海的优质大米、优质瓜果、肉类,灌云的棉花、生猪、鹅业,灌南的林木加工、酒类酿造等,“一村一品”、“一镇—品”的特色经济正在逐步显现规模效益。从全市来看,我们重点建设了优质稻米、高品质棉花、优质专用小麦、特色蔬菜等主导产业,形成了优质稻米、花卉、林木、创汇蔬菜、鹅业等特色经济带,建成若干个农业特色乡镇。还有外向农业苏;化领先,居全省第二位。四是有亮点。经过多年的培育,各地都形成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亮点。如这几天我们所看到的XX县区柘汪西棘荡村绳网加工、金山前徐福村鹌鹑养殖、赣马古河套村瓶盖生产、墩尚银河村泥鳅养殖,XX县区浦南镇水稻示范基地、山左口乡丰禾有机农业示范点、福润食品加工、葡萄种植基地,XX县区的成片林基地、李集徐庄的养猪、农民职业技能培训,XX县区的维维双宝乳业、伊芦乡浅水藕、村级规范化管理、兴云鹅业等,都是我们这几年农业发展的亮点。五是有成效。实施龙头带动成效明显,培育了一批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劳务输出成效明显,目前全市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0余万人,农民培训工作得到重视;与此同时,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了共同进步,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强化,培养了一大批“双带双强”型村干部队伍,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得到加强,各地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六是有希望。我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应该说非常好,这是大有希望的前提条件。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也发现,各个县对第2页共13页做好“三农”...